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体教融合,铺就学生健康成长路

平罗校园足球联赛。

银川市第二届小篮球联赛。

全区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

专业教练员走进银川湖滨体育馆指导学生投篮。

旱地冰壶运动走进盐池中小学校。

2022年全区学生排球锦标赛。

2022年银川青少年桨板锦标赛。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人群,近年来,全区各级体育、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力量聚焦“培养终身运动者”,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倡导青少年养成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理念。

新学期,我区体育和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如何进一步践行“健康第一”理念,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在体育与教育之间搭建通道,助力孩子完成“成长”这场长跑,将青少年培养成为终身运动者?

多维发力,体教融合成效几何

前不久,在中学生最高水平田径赛事——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秦晴包揽了女子100米和200米冠军。

秦晴出生在彭阳县草庙乡,2017年她以13秒72的成绩打破彭阳县小学组百米纪录,这一成绩引起银川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教练员刘银昌的关注。当年9月,银川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在彭阳县选拔运动员,秦晴凭借优异成绩入队,并转入银川市第三中学就读。

来到银川市体校后,秦晴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考虑到秦晴的家庭条件,银川市体校安排日常食宿,她每天往返于银川市体校和银川三中,兼顾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训练。

2020年9月,秦晴凭借体育特长被银川二中录取,并继续在银川市体校训练。2021年5月,她以12秒01的成绩摘得全国田径分区邀请赛(西北赛区)女子百米冠军。当年10月,秦晴包揽全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100米、200米双冠。目前,秦晴已成为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的一名运动员,正在全力备战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

挖掘苗子、发现人才、畅通培养输送体系,为宁夏体育长远发展积蓄能量,这是各级体育部门的主要目标之一。18岁的秦晴只是宁夏近年来全力推进体教融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结硕果的一个缩影。

在日前落幕的全国青少年乒乓球精英系列赛暨国家乒乓球青少集训队和少儿集训队选拔赛中,年仅8岁的宁夏运动员刘骏琪获得辛组(2014组)女子单打亚军,并入选第二期国青国少集训队,创造了宁夏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最好成绩。

近年来,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像秦晴、刘骏琪这样的“学生军”不在少数。“家长意识的转变和不断优化的体教融合政策,合力促成了这样的局面。”自治区体育局青少处负责人分析道,“一方面全民健身日渐普及,家长们让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明显增强。另一方面是体育、教育携手,不断出台鼓励政策,尤其在升学方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021年年底,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强学校体育、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等方面制定了33项具体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意见》印发以来,全区各级体育部门不断推动体校改革,积极引导社会参与,解决公共体育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标准,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组织遴选高质量的社会体育组织进入学校,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求。同时,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丰富赛事供给,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开齐开足中小学体育课,帮助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法,2024年起中考体育分值提升至70分,探索将初中学生平时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成绩纳入中考体育考试分值。支持中小学与业余体校联合办队,通过“名校办名队”“名队进名校”等方式,创新培养模式,夯实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经过多维发力,体育和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逐渐被打通,体教融合初见成效。

百年树人,路在脚下

把专业体育训练队“植入”学校,是石嘴山市光明中学探索体教融合的一条路子。该校以竞技体育带动学校体育,走在了宁夏高中乃至全国高中的前列。每天下午文化课后,光明中学的操场、体育场馆就热闹起来,打篮球的、练摔跤的、踢足球的……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依然“热度”不减。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一字之差,光明中学尽显改革之蜕变。学校一面在文化课教学上狠抓日常管理,一面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狠抓训练和输送,教学和体育深度融合,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为石嘴山市打造了一张含金量十足的体教融合名片。

光明中学德育处主任程鹏告诉记者,学校充分挖掘体育特长班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各项训练,学校现有男篮、女篮、男排、女排、男足、田径、摔跤、射击、举重、健美操共10个专业校队,班级专项训练队多达60个。

在中宁县第九小学操场上,校长刘明星每天晨跑完,就看着孩子们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踢足球、打篮球,每日如此,从未间断。为了让各班球队的学生进一步提升球技,中宁九小在今年暑假期间积极与宁夏大学体育学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开展足球、篮球夏令营活动。

如今,在中宁九小,2038名学生中,约900名女生活跃在球类运动场上。“我们特别重视小学阶段体育工作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想铲除地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如何让好的东西占据孩子的心灵呢?我们的办法是让孩子们爱上打篮球、热衷于踢足球、学会打乒乓球。当一个孩子在校园里热衷于一项运动时,就不会有精力和时间去做不好的事,很多困扰我们的教育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刘明星说。

如何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参与体育运动?银川市金凤区第四小学给出的答案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场展示,恢复体育最初的教育功能。大课间活动成为改革的重点,学校将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延长至40分钟,每天由校长主持、师生全员参与,活动内容包括跑步、健步行、广播体操、集体跳长绳、个人跳短绳、踢毽子等。“学校把这样的大课间称之为‘体育大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每一个孩子只要坚持下来,每天大约能跑动1200米,这样一年算下来,运动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学生家长李绍菲说。

金凤区第四小学校长夏金平说,学校乒乓球班的学生与其他班相比较,学生在上课时更高效、专注、自律,成绩也相对更高,也更具有团结意识。“我们开展体育大课堂、构建体育特色学校的主要作用是让孩子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但不仅仅是‘发现苗子、培养人才’,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参与这项运动背后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品德上的提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支持孩子走上运动场,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可喜变化也爱上了体育运动。”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体教融合任重道远

在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宁夏代表队时隔16年再次摘得木球项目冠军,决赛场上拼搏的5名主力队员中,就有银川高级中学选送的4名运动员,这得益于体教融合的实践。

体育和教育原属不同部门,管理体系独立、资源相对分割,体教融合也曾阻力重重,如何突破这一“梗阻”?“其实早在2003年,我们便开始了体教融合的探索之路,并不断完善、层层渗透。在体教融合探索的初期,尽管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和训练保障与体育系统相比,仍有一些差距。”银川高级中学副校长辛夏鸣说,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体育和教育两个系统应各展所长、联合培育人才,在注册、选拔等环节打通教育系统体育人才向职业、专业系统流通的渠道。

国际A级裁判员王建才认为,体育和教育“联姻”,既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又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这是一种新型的业余训练体制,在助力宁夏体育运动发展进入“快车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宁夏各中小学都进一步加大了素质教育的投入,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教育课程。其中,体育教育占比明显加大,且深受学生喜爱,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水平的发展和提升。然而,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这让很多学校在开办体育类课后服务的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是学生的需求随着改革政策落地而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学校师资力量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王建才说。

在银川唐徕中学校长黄建明看来,体教融合依然任重道远。“对于青少年体育的普及与提高,体教融合是最佳路径。从体教配合、体教结合逐步走向体教融合,是工作理念、目标、任务、平台的融合,教育和体育部门要各有侧重,互相不可替代,但是互相可以依存。如何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让更多学生参与运动,让体育文化的传播更有意义,这是体教融合的大课题。”黄建明说。

宁夏排球协会负责人李德荣认为,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是关键,要进一步扶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发挥社会力量灵活、便捷、多元的服务机制,使社会力量与体校、学校有机合作,壮大青少年体育组织服务体系。

灵武市第一中学是自治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学生们为了考到这所学校,往往要在文化课上花不少工夫。近些年,家长们慢慢发现,孩子通往一中之路又多了一种选择——踢球。在灵武,平均每年凭借足球特长升入灵武一中就读高中的就有30人,近5年有100多名学生凭借足球特长考入理想大学。“体教融合指向的是所有学生的体育锻炼,只有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享受乐趣、锻炼意志,实现‘以体育人’的价值,才能更好帮助青少年实现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灵武一中足球教练员叶忠志说。

--> 2022-09-15 本报记者 王 刚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7076.html 1 体教融合,铺就学生健康成长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