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上海努力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着力以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未来5年,上海将“用好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打造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预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的治理平台”。
“数字孪生城市”是上海城市治理新模式探索的一大亮点。以“感知一栋楼,联接一条街,智能一个区,温暖一座城”为愿景,数字孪生技术为城市治理带来了“人机交互”的全新视野,帮助加快实现从传统经验管理、人海战术到数据赋能、协同治理的转型。
比如,大量物联网感知设备被安装在城市基础设施之上,使它们有了可视化的“生命体征”,“老基建”焕发“数治力”。
又如,屏幕上看到的桥梁、道路、房屋等与实体城市一一对应,治理者可以通过构建大类和标签的方式进行精细化治理。一旦监测到异常现象,可以形成处置和反馈闭环,帮助解决“看不清、管不过来、处理不了”的情况。
就长远发展而言,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第一,广大市民要参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比如,市民有权参与决定哪些对象应该被孪生,哪些对象不应该被过度管控,哪些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还不够,哪些生活领域的私人事务被越界打扰。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要依赖多维度、多领域数据的汇集,除纯物联网设备外,绝大部分数据还是来自广大市民。在个人信息产生、转化和流动中,广大市民不应只是被保护者,还要通过“知情同意”的授权方式主动影响数据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
要引导市民发挥好数据生产者、数据分享者和数据纠错者的角色。尤其是数据纠错者角色还比较薄弱,亟待夯实。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反馈机制,吸收广大市民对“数据孤岛”“数据烟囱”问题的意见、建议,以改善数据“聚通用”问题。
第二,广大市民要参与“数字孪生城市”治理。
要发挥好数字技术的保障支撑作用,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便捷的渠道、更高效的反馈、更透明的过程和更灵活的机制。
“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目标之一,是感知和发现异常现象或问题。但部分市民认为的“问题”,很可能是另一些市民的“生计”。是否将其定义为需要解决和干预的问题,如何处置、解决和干预,需要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三,广大市民要分享“数字孪生城市”成果。
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检验“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兼顾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度”和“温度”。
数字孪生技术虽然能够基于预置算法,对大部分公共事务进行快速响应,但仍不具备共情能力,更无法提供人际互动、倾听和表达关切。在基层治理中,需要活用数字技术,用“人情味”减少“冷漠感”。
此外,“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可能会限制部分人共享建设成果。在“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场景的设计开发中,要进一步树立用户思维,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易学性、易用性和有效性。
(摘编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