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达世界,从一封家书到千里为邻

徐美菊平日里喜欢健身运动。 本报记者 刘惠媛 摄

讲述

我叫徐美菊,1949年8月出生,1958年跟随母亲从上海来到宁夏支援建设。

我们家有7个孩子,我排行老四,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带着我们生活,条件艰苦。父母的亲戚都在上海,和他们联系主要靠写信,遇到紧急的事情就会发电报,但因为发电报一个字要花几毛钱,对我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母亲这时总是惜字如金,尽量在10个字以内就将意思表达清楚,拟好电报内容再交给我到邮局办理。

1968年,我从水利院校毕业后招工到陕西水利部门工作,平日里一有时间就会写信,给在宁夏的母亲、哥哥和妹妹,给远在新疆的大姐,诉说我在这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每每把信投进邮筒,就连同自己的思念和期盼一同寄了出去,剩下的时间就是期盼着家人的回信,期待着过年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每当收到家人的回信,家人的关怀和惦念便会从字里行间流出,温暖和鼓励着远离家乡的我。

书信交流伴随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95年,家里安装了电话,我们互相联系就方便了很多。1999年我退休后回到宁夏,终于和家人相聚了。

后来,我买了一部老年机,随时随地打电话、发短信。2003年我进入到宁夏老年大学后,先后担任保健按摩班、唱歌班的班长,平时操心管理班里的学员,需要在手机上处理的事情也多,我就换了一部性能更好的手机。

近十年来,中国“智造”深入人心,智能手机的功能越发强大,视频聊天成为现实,扫码购物更是颠覆了千百年来的支付方式。短短几年,我已经换了3部手机,价格相差不大,但功能却愈加强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自己买一部心仪的手机已不是啥难事,一部手机既能联结亲情,也能连通世界。

如今,我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多亏智能手机的视频功能,让我和儿子、孙子能随时“面对面”交流。从前车马慢,对家人的想念困在漫长的等待中。现在通讯方式的更新换代,让我们远在千里犹如近在咫尺。

科技改变了生活,也增强了我们的幸福感。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国家,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本报记者 刘惠媛 采访整理)

生日祝福

我和共和国是同龄人,见证着国家一步步发展壮大,感受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祝福国家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深情寄语

我们今天的安居乐业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希望国家越来越好!

--> 2022-10-04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9733.html 1 “通”达世界,从一封家书到千里为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