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向光而行

——新时代十年的“宁夏答卷”

本报记者 马晓芳 姜 璐 杜晓星

黄河滋养着宁夏这片沃土,两岸处处生机盎然。(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晓龙 摄

固原市深入推进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建设,推动山绿与民富、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党硕 摄

时间有重量吗?

从2012年到2022年,当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辉煌的成就历历在目,人们在一个个光阴的故事里,聆听到新时代昂扬奋进的脚步声。

回望新时代的10年,宁夏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十年是一段航程。一寸土地,一寸江河,记录着岁月山川的变迁与奇迹,印刻着万里江山的雄奇与辽阔,见证着祖国潋滟于世的伟岸与荣光。十年,是一段定格的时间和空间,是一个个凝固的镜头和画面,是一段惊艳蝶变的破茧之路,记录着宁夏躬身前行、一笔一划的耕耘时光,积点成线、聚线成面,汇聚成为新时代的非凡十年。

十年是一种成长。宁夏用奋斗铸就发展奇迹,连接万千民生。亘古荒原里,建设者的号子声震彻天地;山梁沟峁间,“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韧劲再造山河。从“苦瘠甲天下”的贫穷落后,到“一唱雄鸡天下白”的崭新气象,十年来,宁夏用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书写着非凡十年的“宁夏答卷”。西北内陆、经济欠发达……曾经人们提及宁夏的惯用“标签”,正在被一个个“撕掉”。宁夏用持续不断的奋进姿态打破“惯性思维”,向着更高更快更好的未来。

十年是一次跨越。新时代的10年,是宁夏量质齐升发展最快的10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10年,也是全区人民得实惠最多的10年。十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131亿元跃升至4522亿元,年均增长7.5%;人均生产总值由32609元跃升到62549元,年均增长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64亿元增加到460亿元,年均增长7.7%,幸福曲线的一路攀升,每一个上扬区间,都展现出攀登的韧劲和活力。

驰隙流年,星移斗转。

新时代的波澜壮阔背后,是一个个追梦的身影,一份份拼搏的干劲,一滴滴奋进的汗水,最终汇聚成奔涌前行的洪流,推进着宁夏大地的前行跨越。光阴流转之间,时代风云变幻,这片勃勃生机的土地演绎了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也蕴藏着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精神密码。

非凡十年的“宁夏答卷”写满感恩:塞上儿女永远记得总书记的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视察宁夏,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宁夏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从黄河岸边到贺兰山下、从移民村庄到社区企业,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如磐石的使命担当、念兹在兹的殷切嘱托,将万里山河揽入怀、万家冷暖放心头的高远谋略和赤子情怀,给宁夏人民带来了巨大鼓舞,为干部群众树起了行动标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瞬间,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嘱托,在宁夏大地久久回响,在塞上儿女心间激荡。

非凡十年,有涉滩之险、有闯关之难、有爬坡之艰,宁夏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发展亮点、一幕幕动人图景,铺展出一幅逐梦前行的壮美画卷。

饮水思源,铭记党恩。回首十年奋斗历程,宁夏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指路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塞上儿女无比信赖、衷心拥护总书记,发自内心、永远记着总书记对宁夏的好、对宁夏人民的好。

我们深深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宁夏发展、牵挂宁夏人民,1997年以来四次视察宁夏,亲自倡导推动闽宁协作“走出了康庄大道”,亲自部署推动精准脱贫方略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带领宁夏人民翻越了脱贫路上的“六盘山”。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中两次亲临宁夏视察指导,擘画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宁夏宏伟蓝图,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写“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贺匾,赋予“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为宁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深深铭记——从六盘山区到黄河两岸、从企业车间到贫困群众家中,总书记走遍宁夏的山山水水,为群众脱贫谋长远计、为地方发展求根本策,“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发达地区要有新作为,欠发达地区也要有新作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平实的话语、温暖的祝福、殷切的希望、厚重的嘱托,穿越时光、温暖人心,激励奋斗者的脚步、凝聚追梦人的力量,成为宁夏720万干部群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我们深深铭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宁夏发展的“根”和“魂”,宁夏把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最前面的“1”,将总书记为宁夏擘画的宏伟蓝图、指明的方法路径与自治区发展实际、民生期盼无缝对接,细化成一个个作战图,用新思想这把“金钥匙”解宁夏的“发展题”,“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响彻宁夏大地、成为行动自觉!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再次回望宁夏十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回看那些艰辛却充满力量的奋斗,宁夏人民对总书记、对党中央的感恩之情愈加浓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脚步更加坚定笃定!

非凡十年的“宁夏答卷”写满成长:敢想敢干、奋起直追,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宁夏因为二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增速排名全国“双第一”火速出圈。

宁夏人为之一振:

“这是历史上具有创纪录意义的最好成绩!”

“在全国排名中,从‘数半天’到‘第一眼’就能看见,真让人扬眉吐气!”

……

宁夏何以成“黑马”?从中央媒体到兄弟省区媒体的客户端、朋友圈,都在探寻数字背后的发展逻辑。

答案是:“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今年以来,面对多重压力,宁夏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宁夏虽然是经济小省,但责任不能小”的态度坚决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在一季度增速放缓、困难增多的形势下依然提出“上半年实现‘双过半’、力争进入全国前三”。

这是一个使出“洪荒之力”也未必实现的目标,因为不可控不确定因素太多。有人振奋,有人质疑。

思想是最锋利的武器,人心是最宝贵的资源。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敢于胜利、争先晋位的“主心骨”和“定盘星”——

面对接踵而至的疫情,坚持总策略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快制快、抓早抓小、从严从紧,严防“第一例”输入、严控“第一例”扩散,用最短时间扑灭疫情,为经济发展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

推出“1+N”系列措施,实施“大干40天奋战200日”行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国家政策“物尽其用”、自治区政策配套跟进、纾困政策直达痛点、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白天调研查疫情、督项目,晚上开会细化任务促落实;包抓领导“泡”在一线点对点跟踪服务,季调度、月调度、冲刺阶段一天一调度,从会议室的指令下达到园区、企业、项目工地,每一个链条都紧弦满弓、争分夺秒;

以“睁眼睡觉”的警觉抓安全保安全,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带头开展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的督查暗访,自治区主席张雨浦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层层传导;督察触角延伸至每一个重要部位、重点环节,努力穷尽风险隐患;干部人人头悬“利剑”、重担在肩,大抓安全的浓厚氛围为大抓发展加上了一把“安全锁”。

经过“拼命三郎”式的不懈努力,二季度和上半年全区经济增长5.3%,增速从一季度的全国第15位跃升至第1,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跑进全国前五,有的创造了近10年的最好水平。

这场漂亮的经济翻身仗,颠覆了外界认知,打出了士气信心,彰显了宁夏誓将欠发达的“欠”字甩掉的决心!

这一仗,收获了远比“双第一”更宝贵的力量——科学指引+万众一心,凡事必成!

透过这个“领先点”看宁夏“成长面”,跨越起跳的支撑就是对新思想新理念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发展不足是宁夏最大的实际”,这是总书记给宁夏出的题目、指的思路。

“发展不足”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来补短板、强弱项。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深入分析宁夏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宁夏仍然是欠发达地区的区情判断,明确提出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辩证思维敢想敢干、奋起直追,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

“欠发达”,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开放程度、发展环境上的相对差距,实质是贯彻落实新思想新理念的差距,是发展思路和观念的差距。

“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一个是小富即安,感觉到生活比较安逸,不需要发展了;一个是没有意识到欠发达地区的‘欠’给我们带来的发展包袱和精神压力。过去欠发达有历史原因,今后再欠发达,就是我们的责任,不能永远跟在后面跑,必须奋力改变这种状况,把欠发达的‘欠’字甩掉!”大会小会,梁言顺反复强调这一观点,不断给领导干部打气鼓劲。

今年6月底,党代会一结束,宁夏党政代表团便赴粤闽考察,开脑洞、新观念、谋合作,短短10天准备,与广东签订涵盖13个领域的历史性框架协议、与粤闽两地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42个,用实际行动为全区干部上了一堂“敢想敢干”的实践课。

抓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破题的关键。

确定高质量发展的“九大支撑”,谋划推进“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深入推动“六权改革”,对上衔接“借梯上楼”、东西协作“借船出海”、省级干部包抓“借势发力”,奋力打造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工厂、大平台、大基地和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现代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风生水起,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宁夏人民盼望已久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照总书记指引的“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子,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抓科技创新,R&D投入强度十年翻了一番, “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的“宁夏模式”在全国推广,国能宁煤400万吨煤制油、维尔铸造高铁枕梁、吴忠仪表关键阀门、共享铸钢3D打印等“单打冠军”领跑全国乃至全球;在银川,隆基、小牛、力成等创新型企业深耕“智能+”,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厂应运而生,建设运营成本、产品研发周期大幅下降。

聚焦有什么、干什么、能干成什么,科学分析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潜在优势,打包先行区建设的各种支持和利好叠加形成新优势,先行区在优势重塑中破浪前行。

抢抓“东数西算”新机遇,举办算力大会,中国联通、中国能建、腾讯、中兴、京东等“乘云”而来;嗅着“黄金奶源”的香气,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集团来到宁夏,携手打造千亿级奶产业集群;探索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主的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随着一批头部企业布局落子,一条条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路径清晰可见,自然的“风光”无限好正在变成发展的无限好风光。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在经历了“地下”到“地上”、“黑”到“白”、“白”到“彩”的产业三级跳后,开始积聚能量冲顶行业高峰,先是泰和新材看准产业链投资建厂,后有韩国晓星氨纶看好产业链和服务环境3次追加投入打造世界级氨纶生产基地,紧接着韩国最大的综合性化纤制造商泰光产业株式会社建设年产10.8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一个个带着高质量发展基因的产业集群不断优化着宁东的产业结构,突破“小”的体量限制,释放出强大能量与活力。

牢记总书记“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殷切寄望,立足产区优势,做大产业品牌,借助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国字号”平台,全面推广智慧化种植模式,把自然山水、黄河文化、宁夏“根脉”融进紫色产业,做新“+”文章,“小葡萄”漂洋过海走向世界,成长为综合产值300多亿元的大产业。

盐池滩羊肉成为国宴青睐的美味,枸杞精深加工产品达90余种,宁夏菜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群众最喜爱的健康菜,一个个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点赞过的农产品,在科技赋能下突破体量限制,在“大产业”的赛道上跑出了新生。

在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引下,从“量”到“质”、由“形”到“势”,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宁夏大地强势突破。

非凡十年的“宁夏答卷”写满幸福:千千万万个小我与时代共潮生,在激荡澎湃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金秋时节,走进彭阳县红河镇徐塬村村民徐万喜家,房屋宽敞,窗明几净,一院金色的树木与远处青山相连,小小农家安卧于自然怀抱,人和景都美成了一幅画。

“来,带你们看看我家的水。以前没水喝、日子苦,现在喝上了干净安全的‘智慧水’,还上了《人民日报》呢。”徐万喜说着,打开手机喜滋滋地演示着口中“智慧水”的便捷,“水质、水量、水价手机上随时看,水费随手缴,价格更明白”。厨房里,水龙头直通锅灶,轻轻一拧,清流汩汩。院里也特意留了一个水龙头,下方的一槽清水里飘着几片落叶,“这是留给牛羊喝的”。

说起水,徐万喜有一肚子的话,“以前,吃水得到塬底下的深沟里去驮,来回一个多小时。一年冬天,下了好大的雪,毛驴因蹄子打滑跌进了深沟,我要是手松得慢一点,也就跟着下去了……”那一天,徐万喜像失去亲人一样坐在雪地里哭了很久。

那些年,徐万喜所在的西海固地区因“苦瘠甲天下”而出名,干渴焦灼的土地上像他这样因水而贫、因水而困的群众比比皆是。姑娘们嫁人先要看男方家里有没有水窖,老百姓出门要把水窖锁好,因为那是家里最值钱的财产。

2016年10月,脱贫攻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西海固4县区114万城乡居民从此告别“渴”的悲辛史,尝到了幸福的甘甜。

总书记、党中央始终牵挂宁夏脱贫攻坚工作、心系西海固贫困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在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等,总会提及宁夏、提及西海固,大到水、电、路、网,小到群众洗澡、喝水、就医,念兹在兹。

2016年7月,总书记来宁夏视察,第一站便是西海固地区——“我要到最困难的地方看看。”在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家,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河东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总书记反复叮嘱,要对接好市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2020年6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宁夏视察,对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宁夏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谋划推进,紧盯“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把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问题上协同发力,全面开展“四查四补”,闽宁协作的深度广度覆盖度不断拓展,央企帮扶真金白银、真情实意,脱贫攻坚一线“堡垒”被逐个攻破。

2020年11月,随着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的脱贫出列,宁夏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从被认定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无可能”到如今发展的无限可能,西海固的蝶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出的丰硕果实,是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生动注解。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宁夏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落一村,不少一人!

伟大的减贫实践起承转合,但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的篇章没有句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多关注群众“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需求、“酸甜苦辣”的倾诉,山里山外、家家户户,自来水接到灶头、宽带拉到炕头、公交通到村头,学校、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抬脚就到,农民刷抖音、开直播,把农产品卖到了天南海北,一个个特色村镇破茧成蝶,有的还生出了“虹吸效应”——返乡的青年多了,进驻的企业多了,各种力量资源在农村集聚集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攒足能量。

采访中,我们听到老百姓说得最多的话是——“党的政策太好了”“感谢总书记,感恩共产党”……

在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一些移民群众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对联:“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是他,把贫困塞进梦里变成了过去,又把过去梦里才有的好日子变成了现实……”和闽宁镇一起“长大”的谢兴昌指着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照片眼含热泪:“我们这一代人穷怕了、苦怕了,但也赶上了好时代。没有总书记就没有闽宁镇、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我们打心底里感谢总书记!”

“为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国家投了那么多钱,派那么多人来帮,我们啥贡献都没有,能做的就是使劲把日子过好,不要让总书记和党中央再操心!”徐万喜说。

过上好日子的宁夏各族儿女把感恩之情、感念之心化为阔步前行的动力,矢志奋斗、不懈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非凡十年的“宁夏答卷”写满蝶变: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宁夏,容光焕发、只此青绿

群山隽秀,黄河滔滔,盈盈山水间藏着几多惊喜、几多浪漫。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尊重每一滴水、每一棵树,呵护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建设先行区是总书记赋予的历史使命,宁夏勇担使命,谋划“五个区”战略定位和“一带三区”总体布局,着眼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为大山大河疗愈伤口、涤荡污浊,让绿水青山、满天繁星再回百姓视野。

今年国庆假期,因电影《万里归途》的热映,影片拍摄取景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成了网红打卡地。这里,现代工业化的历史印记与山丘连绵的自然风光相呼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致,《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绿皮小火车》等30余部影视剧都曾在此取景。

深秋的贺兰山,风阵阵、鸟啾啾,自然絮语让人心生安详。

位于贺兰山北段腹地的石炭井矿区,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学校、医院、商店、街道、矿区、工厂、工人俱乐部等,披着一身风霜静静地“站”在那里,与自然对吟。

贺兰山被誉为宁夏的“父亲山”,不仅阻挡了沙漠的侵蚀,还用满身矿藏支撑了宁夏的建设发展。但长期的无序开采,给“父亲山”造成累累伤痕,山体被严重破坏。

2016年7月,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2020年6月,总书记再次视察宁夏时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宁夏坚决打响“贺兰山保卫战”——全面整治贺兰山保护区内169个点位,不论是投资过10亿元的大企业,还是沿山脉散布的百余个开采点,一律关停,拆除设施设备,不计代价、不打折扣;开展保护性修复,选择出20余种适宜生长的乡土植物,在整治后的7万平方米土地上试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逐步推广。

石嘴山市关停561家“散乱污”企业,退出所有露天煤矿,种草植树多措并举,破坏最严重的大磴沟形成了4平方公里的绿网,将几十年来的一张黑白底片“洗”成了彩色照片。当地群众感叹,“‘一座山’又回来啦”。资源“断奶”后的石嘴山市,在转型发展中浴火重生,走出了新材料、新能源、生态游的新路子。

贺兰山的复绿实践,雄辩地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总书记对贺兰山治理修复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先行区建设中,宁夏把黄河安澜和生态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一体推进“一河三山”综合治理,从“大创面”到“疼痛点”,刮骨疗毒、步步深入——在黄河流域率先推进“四水四定”,打出治河复滩、治沙固土、治水定量、治山增绿、治污除患组合拳,坚决整治黄河“四乱”和腾格里沙漠污染、星海湖生态环境问题,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黄河生态环境整治走在流域前列,宁夏先行实践和成效得到了中央及国家部委的表扬。

宁可经济发展速度慢一些,也不要带污染的、发臭的GDP。先设环境底线,再定发展上限,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鲜明导向,在实践层面强调不片面以速度论英雄、以总量论英雄、以显绩论英雄,而是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坚定战略定力,引导干部从“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中走出来,不断探索“保护与开发”“民生与经济”的更优解。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固原市重新审视自己:经过多年资源涵养,山绿了、水清了,富民产业基础厚实了,怎么实现1+1>2、将自然主色变成发展底色?这一思考,把固原市从“无工不富”的传统思维中“敲醒”,大力发展冷凉蔬菜、林草、肉牛、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产业“长”到哪里,绿色版图就扩展到那里,美丽经济就在那里扎下根、落下脚,农民植绿挣钱“两不误”。

从六盘山下到黄河两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势正日益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中卫市将发展锁定沙漠和“风云”,换引擎、换路子、强驱动,光伏、云计算、全域旅游产业顺势崛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年吟唱与浩瀚星空一起成为现代人的诗和远方,一批又一批旅行者背起行囊来到“星星的故乡”。

在吴忠市,2020年6月总书记视察时凭栏远眺的岸边,建起了“安澜亭”、休闲步道,近百米宽的林带郁郁葱葱,加固后的堤岸边苇草随风摇曳。晚上,沿河而居的群众走出家门、来到岸边,赏景健身两不误。

“底线”与“上限”的换位实践中,过去随处可见的“秃头山”变成了硕果累累的“花果山”,曾经无人问津的贫瘠区变成了络绎不绝的风景区,雪豹、鸽子鱼、沙冬青等绝迹已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再现山河,重塑了“给心灵放个假”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换”出了保护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营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深刻认知。

非凡十年的“宁夏答卷”写满奋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宁夏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一路闯关夺隘,一路高歌前行

最生动的故事,由奋斗者书写。

2008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宁东考察,当时宁东第一个25万吨甲醇煤化工项目刚刚建成,他勉励建设者“保持励精图治、奋发进取、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创造更大辉煌”。2016年7月再次来到宁东,看到这里各类现代煤化工项目群拔地而起、集群成势,特别是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由衷赞叹和伟大号召;当年年底,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总书记专门发来贺电。

伟大号召鼓舞感召着宁夏人民踏平坎坷、阔步向前,指引宁夏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连续6天在西海固调研,被这里的贫穷落后深深震撼,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创建闽宁村,将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地区,建设新家园。

宁夏先后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区搬迁出123万群众,循着一线水脉扎下根,点点新绿、片片成荫。

吴忠市红寺堡区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有20多万群众从西海固地区的400多个村子移民至此。起初,因着不同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大家很少交流,有些人不适应新环境,总惦记着老庄子,隔三差五往回跑。“断根”与“扎根”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中最难处理的关系。如何融入、怎么融合?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办法。红寺堡区在不断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的同时,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拴心留人的关键一招,因地制宜发展枸杞、葡萄酒、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建设扶贫车间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被紧紧吸附在产业链上的移民有了“更要紧”的牵挂后,老家就渐渐隐在了心底,建设新家园、过上好日子成为奋斗目标。

“老家看天吃饭,人都穷,也没个啥比头。搬迁过来后,尤其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只要勤快点就能挣上钱,大家一个比一个、一个赛一个扑腾着想要把日子过好。”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村民王奋斌说,村里最大的变化是有了人比人的心劲儿。

下马关镇是同心县乃至全区“十一五”期间最大的县内生态移民乡镇,全镇4.5万多移民的管理曾让当地干部无比“头大”,“天天有人来上访,有一天都快凌晨了,还有300多人堵在楼道里”。随着闽宁协作的深入推进,福建籍商人曾仲明和他的两个朋友来到了下马关镇,在南安村投资建设闽宁绿丰香菇基地,百余座现代化智能菌菇大棚拔地而起,村里的妇女争着来打工,村民都说“三个福建人‘活’了一个南安村”。看到南安村的劲头,周边几个村也不甘示弱,引企业、挖潜力,菌菇、芦笋、黄花菜、西葫芦等产业不断壮大,移民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产业稳,人心就稳,就业和社会融入水到渠成。”下马关镇党委书记董占平说。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一批又一批福建挂职干部、企业家来到宁夏,把他乡当家乡,一家接一家帮扶单位、中央企业来到宁夏,把自身命运与国家发展相连、与人民幸福相依,与宁夏人民一起奋斗,无数个“你”“我”“他”会聚成强大的“我们”,在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了宁夏开放包容的气质。

总结闽宁协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宁夏开展“脱贫攻坚+创建工作”行动、“黄河水甜、共产党亲”等主题教育,将丰厚的物质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全区上下、各族群众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万众一心战疫情、护家园。“民族团结搞得好、群众基础好,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提,但抗疫也是一次洗礼和锻造,巩固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说,经过抗疫打磨,居民的爱国情更浓更厚,想团结、促团结、护团结的意识更浓。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是我们宁夏得天独厚的精神力量,我们用实干创造昨天的辉煌,只要全区720万人民群众‘团结’成一个人,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干成一番事业。”

“我们所有的成绩都是团结奋斗得来的。自治区党委反复强调,团结奋斗不仅出政绩,而且还要出干部,这是一种导向,这种导向就是一个字:两横一竖‘干’。”

采访中,我们时时处处感到群情振奋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的干事激情和团结奋斗的实干热情。

宁夏在变,宁夏的形象在变,干部的作风在变,群众的心劲也在变!

历史的时针,再一次指向崭新的刻度;复兴的航船,又一次鸣响远征的汽笛。新时代的号角下,宁夏人民将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擂鼓出征、开拓奋进,奋力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壮阔图景!

--> 2022-10-15 本报记者 马晓芳 姜 璐 杜晓星 ——新时代十年的“宁夏答卷”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40709.html 1 向光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