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里,“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文明习惯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以前游客进山随意扔烟蒂,这样的不文明行为给森林防火带来了隐患,如今随着禁烟控烟措施等文明习惯的宣传和推广,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了。”12月16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苏峪口管理站站长郝小军说。
“这些年,我们通过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等活动,让机关干部带头,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控烟的良好氛围,让人人都享受健康绿色生活环境。”自治区健康教育所相关工作人员说,如今,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控烟氛围。
走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机关单位都悬挂了“无烟机关”标识,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禁烟标识也成了“标配”,旅游区、商场等公共场所都划定了吸烟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不仅设置了禁烟标识,还专门设立了禁烟文明督导岗,对吸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和引导。“现在街上设置了很多专门丢烟头灭烟的垃圾桶,商场等公共场所到处都有标识禁止抽烟,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感觉环境越来越好了。”银川市民李先生说。
在银川市兴庆区崇安社区老饭桌餐厅,“文明就餐,从我做起”“按量盛饭,避免浪费”等标语贴在餐厅的醒目处。崇安社区党委书记陈爱梅说,老饭桌的工作人员每天会根据预约的用餐人数及日常消耗情况,合理确定食品供应量,确保每天的菜品不浪费。“随着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推广与宣传,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讲究了。”陈爱梅说,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的用餐习惯悄然发生变化,“科学防疫、文明就餐”的理念也成为大家的共识。
银川市仙鹤楼餐厅是我区较早倡导使用公筷的餐厅之一。该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5年前,仙鹤楼餐厅就为每位到店用餐的食客提供公筷、公勺,个人的筷子与公筷从颜色和样式上予以区分,在餐桌上还要单独再配备一副至两副公筷、公勺,方便客人互相夹菜时随时取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性,培养文明用餐的习惯应该成为潮流。”消费者刘女士说。
“公筷、公勺是推行分餐而食的具体表现之一,这不仅可以预防经口传播的疾病,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筷子、勺子接触公众食物,经口、唾液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还有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倡导卫生、健康、文明用餐等文明礼仪方式的推广,实现用“小餐桌”捍卫“大健康”、以“小礼仪”带动“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