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蟹兵蟹将”暖过冬

本报记者 张 瑛 文/图

吴英平给记者指看“蟹王”。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在人们的印象中,秋季才能品尝到鲜美的大螃蟹。然而,如今在宁夏,冬季里吃到本地养殖鲜美肥硕的螃蟹也不再是稀罕事。

2022年12月28日,记者走进贺兰县立岗镇永兴稻谷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螃蟹养殖智能温棚,外面虽寒风凛冽,棚内却温暖舒适。2000多平方米的大棚中哗哗水声不绝于耳,从池边向下看去,池底的螃蟹个个“膘肥体壮”。

“冬天温度低,螃蟹都减少活动了,平时养护好了,螃蟹越长越肥。”合作社理事长吴英平向记者介绍。

已有10多年螃蟹养殖经验的吴英平告诉记者,稻田养蟹周期短,一般5月放苗,9—10月抓捕,短短5个月的养殖时间,螃蟹长不大,价格自然也就上不去。

“加之10月份正值稻田蟹上市高峰期,养殖户没有市场话语权,只能低价卖给经销商,1公斤价格40元到60元。”吴英平说,很多商家以低价收购宁夏稻田蟹,待育肥一段时间后,在春节期间再高价转卖到宁夏。

除了稻田蟹,永兴稻谷产销专业合作社还有2100亩蟹塘,年养殖能力6万公斤左右。为解决螃蟹过冬难题,2022年合作社建造了2栋螃蟹养殖智能温棚和1栋分拣厂房,10月过后天气渐寒,便将卖剩的稻田蟹和池塘中的河蟹“搬”入温棚,让怕冷的螃蟹们“温暖过冬”。

“螃蟹养殖智能温棚,池中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2℃—15℃,不仅可以解决螃蟹繁育和越冬难题,实现一年四季养蟹,且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吴英平向记者介绍,今年合作社的5万多公斤螃蟹,中秋前后销售了2万公斤,剩余的则暂养于棚中,“暂养以后我们要育肥,就是从瘦的养到肥的,需要经过两三个月时间,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把螃蟹销售出去。”

“过去养殖螃蟹靠经验,现在靠科技。”吴英平说,养螃蟹是门技术活,要想把螃蟹养活、养肥,过去,蟹农必须住在蟹塘边上,时刻监测水情变化,稍有异动就要排水和换水,给水里增氧。自从有了智能温棚,采用“物联网”技术养螃蟹,养殖户再也不用半夜爬起来去看蟹塘,通过探头监控,在水里架设增氧装置,用手机就能全程监控。监测系统还有预警功能,设定好数值后,一旦触发警戒,增氧装置会自动开启。

“由于整个养殖过程全数字化管理,自动增氧、24小时水质监测,确保螃蟹在监测之下,养殖环境安全无污染,且我们的螃蟹吃的是高蛋白饲料,绿色无污染,品质好,加之错峰销售,今年的价格也十分喜人。”在分拣厂房的水池中,只见一只只肥硕的大螃蟹正挥舞着两只大钳子,嘴巴时不时地吐着小泡泡,像一串串珍珠般晶莹透亮。吴英平告诉记者,螃蟹住进温棚后经过增肥和养殖,出栏可达2两重,8只1公斤,最大的1只就有8两重,每公斤价格在120到130元,最高时每公斤360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养蟹面积大约10万亩,包括稻田蟹、河蟹等,冬季温棚养蟹技术主要集中银川市周边,约有2万平方米,生产能力4万公斤左右。

--> 2023-01-11 本报记者 张 瑛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52967.html 1 “蟹兵蟹将”暖过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