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奏响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强音

本报记者 尚陵彬

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五年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改革攻坚的难点和群众意见集中的热点,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让监督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奏响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强音。

议大事抓要事,“全链条”监督更有力量

“据审计报告反映,个别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资产处置不规范,公共设施入账率低,请问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向全区人民交一份‘明白账’‘放心账’?”

“我区区属国有企业产业门类相对单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类实体企业少,如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这一番开门见山、辣味十足的询问,是2022年11月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以联组会议形式开展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题询问会上的场景。

会上,面对询问,自治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实事求是回答问题,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既讲现状谈不足,也对下一步工作做了计划,“我们一定努力争取解决以上难题,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明白账’‘放心账’。”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审议及开展专题询问工作,会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围绕四大类国有资产,分类选取9个调研点进行实地调研,与有关部门、国有企业就相关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宁夏国有资产家底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在此之前,自2018年起,自治区政府每年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全口径亮出国有资产家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四大类别国有资产专项报告。

用监督利剑“护航”宁夏国有资产“家底”,只是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聚焦关系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开展监督工作的一个范本。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议大事、抓要事,寓支持于监督,抓监督促发展,正是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中之重。

听取审议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报告、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报告,推动提升司法公信力;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和自治区公共卫生服务促进条例、残疾人保障法和自治区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执法检查,推动我区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污染防治、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开展多种方式的联动监督,同时采取“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审议报告—专题询问—跟踪督办”综合监督模式,跟踪监督政府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形成一督到底的完整链条。

强刚性增实效,“不换频道”让监督更有效率

梳理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多个“连续五年”的监督格外引人注意。其中,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多项监督工作多年“不换频道”:

五年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围绕我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新宁夏、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保障民生等目标任务,多次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监督工作,依法推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的落实。

连续五年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对影响法律实施、制约工作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问题,逐条逐项检查法律制度、法定职责和法律责任落实情况,督促政府相关部门认真整改。

连续五年听取和审议全区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规范环境报告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督促指导市、县(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环境报告制度。

自2020年开始,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采取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开展固废法执法检查、对固废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回头看”等方式,连续三年对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和利用问题不间断开展监督,督促落实常委会相关审议意见的落实,推动相关单位完成工业固废防治规划,促进固废处置利用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每年一个主题,开展“宁夏环保世纪行”活动,紧密配合常委会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开展活动,“宁夏环保世纪行”活动的足迹遍布全区800多个企业、社区和乡村,18家媒体记者参与了采访报道活动,刊发各类稿件5000余篇。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这种“不换频道”、一督到底的监督方式,凸显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刚性和韧性,监督利剑更显实效。而在持续不断地对生态环保领域监督发力的过程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人大监督“督”到了点子上,“督”出了实效:

通过不间断连续监督推动,我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三年稳定在300天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1.8%,劣Ⅴ类水体和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连续五年保持Ⅱ类水质。

听民声解民忧,紧盯民生“头等大事”让监督更有温度

“执行难是人民法院工作中群众最不满意、社会关注度最高,也是人民法院大力破解的难题。”2021年11月30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的联组会议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沙闻麟的这段开场白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次专门针对“案件执行难”开展的专题询问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只谈问题,直奔主题,提出一系列老百姓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最主要困难在哪里?如何防止把“终本案件”当成一个筐,把不该装的也往里装、片面追求执行率?当事人确实赔不起该怎么办?

这是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紧盯民生“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着力解决涉及群众福祉热点问题的一个缩影。

食品安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一项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细数五年里的监督工作项目,每一项背后都折射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倾情为民履职的情怀,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民生监督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一件件关系百姓福祉的民生事项,通过人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体会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 2023-01-13 本报记者 尚陵彬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53354.html 1 奏响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强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