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场与时间的盛大约会,是文化传承演变的集中展示,也是今人与历史、与故乡连接的重要纽带。每逢新春佳节,中国人总要举行各种礼仪活动,贴春联、吃团圆饭、回娘家、耍社火……
宁夏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郭文斌对于春节的描写尤其细致,他的短篇小说集《大年》、散文集《守岁》,以及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的长篇小说《农历》中,都有大量对于西北乡间过大年情景的描摹,手写的春联、丰富的面食,让乡土乡情有了更为具象的依托。
郭文斌告诉记者,春节是几千年文化基因的沉淀,已经进入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不论距离多么遥远,在这个节日里,每个人心理上都能产生强烈的共振。“童年的除夕,一家人在一起静静地守岁,感受时间一寸一寸流逝,格外留恋不舍。”郭文斌深情回忆,“看着蜡烛一点点燃尽,我们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能与先祖促膝谈心。”
“在乡土中国,大年还是一个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郭文斌说,“在我老家西海固一带,有许多人家收藏着字画,但平时舍不得挂,害怕尘土把它们染脏,只有在每年年前家里除尘之后,才会恭敬地把珍贵的字画挂上。”
到了除夕夜,过年的氛围也被烘托到极致。一顿年夜饭,因为全家人的团聚,而被赋予了更多美好的寓意。大年三十必须吃饺子,饺子寓意包容、共享,象征着团圆、幸福和美好。除夕夜的饺子,是一年中最让人期待的美食。
大年初一,拜年是各家各户的“主旋律”。在郭文斌的家乡,新春第一天,作为儿孙,要很庄重地给祖父母和父母行大礼。初二是一定要去岳丈家拜年的,之后,要给师长、亲戚逐一拜大年。
“在故乡,人们把初一到初七分别命名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郭文斌说,“我曾问父亲为什么把初一定为鸡日?父亲回答,鸡是‘五德之禽’,头上有冠之美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报晓不失时是信德——这个比喻让我记忆犹新。”
郭文斌说,大年中的道具,已不单单是道具,它是一个个符号,这种符号对应到人们心里,则是一个个念头,这些念头,犹如电影的底片,决定了中华大地这一巨大银屏上展演的一出出电影的内容。春联、窗花、年画、戏词、社火队的服装无一不有着深刻的寓意,它们看上去是过年的符号,其实是一粒粒拥有正面力量的种子,每年春天都要播种一次,每年腊月都要收获一次,如此反复,形成中华民族稳定的心理结构和集体意识。
大年中的仪式,已不仅仅是仪式,而是华夏子孙最稳固的基因排序,只要这样的基因排序不断裂,华夏儿女的精神大树就会长青,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大厦就会永远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