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银川:

让美丽河湖建设与水利高质量发展融合

本报记者 乔素华 文/图

银川市西夏区南部片区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池项目(二期)建设现场。

近年来,银川市把美丽河湖建设与水利高质量发展、海绵城市示范市和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相结合,落实各类重点项目29个,投资24.15亿元,保障生态基流,开启河湖多元化补水,持续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月18日,看着即将验收的银川市西夏区南部片区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池项目(一期),赵学森长舒了一口气,西夏区南部片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及金波南路等街道路面积水问题可得到解决,再不用他带着工友挖雨水井了。

几年前的一场大雨,长城路通往西夏区的一座桥下出现积水,个别车辆被困水中,交通一度中断。这件事让宁夏翔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员工赵学森印象深刻。之后,赵学森被公司安排到西夏区从事积水点改造工作。找到雨水收集井、破除路面、挖一道沟槽、安装水泥管道……为了解决积水问题,赵学森他们去年一年改造了200多个积水点。

2022年,银川市开工建设一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西夏区南部片区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池项目就是其中一项,建成后,31.25平方公里的区域排水管网由雨污合流制改为雨污分流制。

3月18日,站在平整的土地上,记者不敢相信脚下竟是一个251米长、31米宽、深约10米、可有效蓄水约4.5万立方米的“深坑”。银川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降雨时,市政排水管道水位上升,调蓄池的进水闸门将被打开,市政管道内雨、污水受到重力流入调蓄池内进行储存,当调蓄池水位达到最高水位后,关闭进水闸门,调蓄池完成蓄水。待降雨停止后,再次打开进水闸门,调蓄池内约3米深的雨、污水受到重力流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流向银川第三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余雨污水通过调蓄池内设潜污泵提升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流向银川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

就在赵学森等待该项目一期验收时,距离一期不远处的项目二期正在快马加鞭施工。负责二期工作的银川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银川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西夏区南部片区排水系统属于一个单独海绵规划分区。

银川市重点围绕典农河、阅海湖、七子连湖等一体化实施“水、岸、林、草、园”生态修复和环境提质,完善亲水、健身、休闲等功能,构建滨水绿带、林水共生的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加快智慧河湖建设,健全完善河湖管理信息化体系布设,综合运用“互联网+”等技术形成“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立体化河湖监管模式,推动河湖管护向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将河湖故事、治水精神融入美丽河湖建设,充分利用河道资源开拓水上运动旅游项目,拓宽市民休闲运动空间,大力提升群众亲水、观水、玩水、乐水的体验感和愉悦感。

--> 2023-03-22 本报记者 乔素华 文/图 银川: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3422.html 1 让美丽河湖建设与水利高质量发展融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