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突破村域,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报记者 王文革

朝阳初升,春日正好。

4月10日,50多岁的杜文学一早来到鸡舍喂鸡。这并不是普通的农家鸡舍,而是拥有5.6万只蛋鸡的养殖园区。在拌料、上料、投喂等智能化养殖设备辅助下,杜文学和另一名饲养员很快就喂完了所有鸡。

“自从村里有了养殖园区,我就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养殖工人。”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汪园村村民杜文学说,去年村里的合作社办起养殖园区后,他就来到园区干饲养员,“主要是操作设备,月工资6000元,这对我们农民来说收入相当不错。”

今年以来,沙坡头区在全域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上,打破区域限制、行政壁垒,探索开展区域党建共同体试点。通过村村联建融合发展示范区,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强村富民,赋能乡村振兴。

宣和镇党委牵头汪园村、草台村、喜沟村等7个村成立联合党委,以党委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思维,突破村域限制“抱团”发展。宣和镇素有“西北养鸡第一镇”的美称,但此前沙坡头区为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汪园村等村建成6栋鸡舍,因投资大出租困难,其中4栋长期闲置。联合党委发动7个村及群众采取鸡舍租金入股或现金入股形式,整合资金213万元,创办村域联合体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蛋鸡养殖产业,带动当地产业振兴、群众增收。

“蛋鸡养殖行情好,而我们几个村4栋大型鸡舍此前却长期闲置,真是守着金饭碗要饭吃。”7村联合党委书记汪俊杰也是汪园村党支部书记,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汪园村出资68万元,喜沟、草台2个村各出资30万元,其余4个村以鸡舍经营权入股,同时吸纳6类困难群体及养殖大户共计70户群众参与投资养殖园区,众人拾柴火焰高。

汪俊杰介绍,村域联合体目前养殖蛋鸡5.6万只。“平均每天产蛋3000多公斤,日经营性收入3万元,截至目前,经营性总收入达290万元,预计年收益400万元以上。”

沙坡头区积极构建党建共同体“1+X+Y”组织架构,打破各自为阵、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实现组织联建、活动联动、资源联用、优势互补,使各成员党组织充分融合,实现共同体发展同向发力。

迎水桥镇鸣钟、鸣沙、沙坡头3村彼此相连,3个村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联合成立生态农业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取暖”。盘活3村废弃学校、闲置农房及果园、空地等资源,打造商业风情旅游街区,大力发展餐饮民宿特色产业。同时以沙坡头区乡村振兴体验中心带动人气聚集,把讲堂搬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线。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一社三区”发展新格局,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双增收”。

常乐镇刘营、水车、李营、高滩、常乐“五村联合”握指成拳,打造沙坡头区西片灌区党建共同体。整合土地5000余亩,投入资金760万元、劳动力260余人,开展青贮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预计年收益可达200余万元。

在区域党建共同体的凝聚和引领下,沙坡头区形成村村相互借力发力、农业资源集聚的规模发展势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 2023-04-12 本报记者 王文革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6578.html 1 突破村域,众人拾柴火焰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