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根本在社区。“五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体现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建设。“五社联动”作为新型社区治理机制的探索,当前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建议通过以下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健全党建引领“五社联动”的体制机制。要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区域化党建平台,组织和动员各方主体共建共享。构筑“一核多元”的合作治理网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号召力。以党建联盟为依托,坚持党建带群建,有效增强区域化党建“黏合力”,不断开发整合驻区单位和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增强社区支撑“五社联动”的基础功能。社区是“五社联动”中重要阵地,要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空间。要通过居民协商管理,委托社会组织运营,以场地换服务等多种方式来创新运营机制,优化社区服务阵地功能。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赋能社区工作者,更好发挥他们在“五社联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力培育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参与“五社联动”。要内聚外引双轮驱动,加快完善社区社工站建设,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增量,拓宽服务领域和类别,重点发展助老助残、矛盾调解、环保卫生、邻里互助等方面的社会组织,促成其品牌化呈现。要加快构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整合辖区内各种社会力量与社会公益资源,创新“以社育社”“以社孵社”“以社带社”等社会组织培育和运作模式。要提升社会组织项目实施规范化水平,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五社联动”。
发挥社会工作者在“五社联动”中的专业优势。着力推进社区工作者作为基本骨干力量的社工化进程,通过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推动社区工作者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社工理论、技能方法提供服务,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化水平。促进社区工作和专业化社工服务融合发展,探索拓展“五社联动”应用场景,全面促进供需对接,提高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
动员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五社联动”。要运用积分兑换激励等利益联结机制,扩充社区志愿者群体。通过建立志愿服务者类别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要充分发掘社区居民骨干和社区领袖,开展善行义举社区文化,增强邻里互助。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和适度回馈制度,助力社工和社区志愿者联动,创新构建社工带义工,义工助社工的“两工协作”机制,扩大社会工作的服务覆盖率。
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助推“五社联动”。社区慈善是社会治理和慈善发展在基层的融合。当前要探索实践社区慈善基金、慈善超市等载体,通过推进慈善资源下沉,撬动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要扶持发展社区互助型、服务型慈善组织,拓宽社区慈善服务项目,扩展社区慈善来源。要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传播慈善理念,大力营造慈善捐助氛围,推动慈善事业长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银川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