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公园建设为抓手——

向全国乃至世界讲好宁夏故事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建好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向全球展现具有世界意义的长城文化、长征精神、黄河文明,是讲好宁夏故事,打造文化兴盛沃土的重要内容。

梳理长城文化脉络,塑造传统文化符号。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也是独特的世界军事建筑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战略价值、建筑价值无与伦比。在2000年间,长城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事、文化、科技、建筑的不断进步。长城沿线地理景观、地形风貌与长城建筑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世界奇迹。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宁夏是“中国长城博物馆”,长城遗迹在宁夏境内具有分布范围广、保存状况好、遗迹种类多、建筑形式丰富等特点。从战国开始,秦、汉、宋、明等朝代都先后在宁夏修筑长城。宁夏境内长城遗址遍布我区5个市19个县(市、区)。在这里,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融、长城与戈壁山河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宁夏独特的长城文化资源。长城展示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正鼓舞着宁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前行。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梳理宁夏长城文化脉络,向世界弘扬好、传播好宁夏长城文化,是宁夏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特别值得塑造的特色传统文化符号。

丰富长征精神内涵,永燃理想信念之火。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所到之处革命之火得以播种,革命思想得以传播。这场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次旷古未有的战略大转移,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天高云淡的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用脚步和信仰翻过的大山向我们述说着长征从这里走向胜利。1935年毛泽东夜宿西吉县单家集,留下了一段中国革命史上的动人佳话,在长征途中谱写了“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乐章。葫芦河畔,群山环抱,西吉县将台堡见证了长征的胜利结束,用牺牲与热血树立的丰碑无声地讲述着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会师场景。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将台堡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精神正鼓舞着宁夏人民在新时代奋勇前进。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赓续好、弘扬好、传播好、挖掘好、丰富好长征文化内涵,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好宁夏长征精神,是宁夏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应该打造的文化名片。

深挖黄河文明底蕴,赓续浩荡历史文脉。人类灿烂的文明遗产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中国最早的人类社会诞生于黄河之畔,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的黄河养育着华夏儿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黄河宁夏段自然条件恶劣,河水不定期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灾难。千百年来宁夏人民以团结、务实、奋进、拼搏、奉献的精神,克服困难,变“堵”为“疏”,引黄灌溉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灌溉文明,留下了至今润泽宁夏平原的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引黄古灌区成为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在这里繁衍不息;开拓进取的黄河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广泛持久的交流、交往、交融促使各族人民自发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精神纽带。“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勤劳的宁夏人民耕耘牧养,在古老和现代文明中续写着中华文化的不朽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建设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继承好、弘扬好、传播好、保护好黄河文明,向世界展现好黄河文化,是宁夏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赓续彰显浩荡历史文脉义不容辞的责任。

(执笔:张婷)

--> 2023-06-09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以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公园建设为抓手——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75896.html 1 向全国乃至世界讲好宁夏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