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把军装“穿”在心上

本报记者 王 刚 实习生 李 卉

“只要你认真寻找,幸福比比皆是。幸福不是一种颜色,也不是七种颜色,甚至也不是一百种颜色……幸福比所有这些相加还要多,幸福是无限的。”这是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里的句子,也是王瑛最喜欢的一段话。

1994年,王瑛光荣入伍。从那天起,坚毅、执着、正直的品格就深深烙在她的身上。王瑛与丈夫相识相爱在部队,从战友成为夫妻,她对丈夫完全理解和支持。结婚17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年。

2003年12月,王瑛转业回到地方,穿上了税务制服。工作之余,王瑛始终惦记着扶贫助困。2016年,她主动牵头与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建设社区结成共建单位,几年来,帮扶孤残老人和困境儿童53人,参与社区各类服务80余次。多年来,王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扶贫帮困的大爱理念。

小家中,虽有远隔千里的牵挂,却始终流淌着相亲相敬的爱意,虽有病痛缠绕的苦难,却始终传递着守望相助的坚毅。在王瑛看来,这就是被无限放大的幸福,是叠加的幸福。

用爱架起军地携手铸魂育才的桥梁,这是军嫂王义红的座右铭。2005年,王义红与岳惠军相识相恋,一年后两人结婚。2013年,岳惠军被调往北京任职,10年的跨越千里,岳惠军和王义红也有了属于他们的相守模式。

作为银川市西夏区第十一小学校长,王义红在学校营造了开放式的军事文化氛围,校园内军事元素随处可见,让师生时时处处都有身在“军营”的感觉。王义红说,每每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规范整齐的军体拳训练时,她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丈夫的身影。那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少年儿童,那一张张盛开的笑脸,是军地合力打造的少年军校铸魂育人的价值体训,也是王义红和岳惠军跨越千里“异地相守”的信念。

优秀军人的身后,总离不开无怨无悔、默默付出的军嫂。多年来,郁莉一肩挑两头,她在社区事业中投入满腔热情,在生活中抚养教育孩子、照顾双方父母。

郁莉不仅是丈夫的好妻子、儿女的好母亲,更是社区曾经的“顶梁柱”。郁莉曾担任社区主任、党支部书记,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在她的带领下,社区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十几年来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进行关爱帮助。她经常说:“社区干部身在最基层,一定要服务群众,维护党员形象。”

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前几年郁莉萌生了随军的念头。下定决心后,她辞去社区工作,带着两个孩子不远千里,追随丈夫的脚步一路北上。2020年,郁莉随军到银川,原本以为这样就不用再忍受分离之苦,没想到随军后丈夫依然很忙,一连数月扎根在演训场。“虽然我每天都在等他回来,但我更希望他继续逐梦沙场,因为那是他的理想。”郁莉说。

舍小家为大家,军人把军装穿在身上,军嫂把军装穿在心上。

--> 2023-08-01 本报记者 王 刚 实习生 李 卉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84141.html 1 把军装“穿”在心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