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厚植美丽宁夏绿色本底

本报记者 张 唯

如果将全国生态现状画成一幅地图,便可看到宁夏作为北方防沙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阴山-贺兰山防风固沙区的交汇地带,在全国“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中所居的重要地位。其中,由黄河、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组成的“一河三山”,既是宁夏重要的生态坐标,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021年,我区编制印发《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年)》,分年度、分区域、分圈层谋划七大类99个工程项目,计划在3至5年间,使“三山”及规划区域生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近年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中的“十大工程”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二十个重大项目”对“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均有涉及。我区抢抓国家编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规划契机,相继推动“三山”列入一系列重要规划及方案: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贺兰山、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建设被列入国务院批复的《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贺兰山、六盘山生态屏障建设进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覆盖21个县(市、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河重要生态区矿山修复等3类工程列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这些顶层设计上的林林总总,为“三山”生态修复争取国家支持夯实了基础。

“近期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条例等一系列规划条例的批复出台,从国家和地方性法规层面,对全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崔奇鹏说,我区也将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落细中,构筑起更加安全稳固的生态空间。

“我们下一步将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崔奇鹏说,除此之外,在符合法律法规前提下,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和确需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国家重大项目,坚决杜绝违反红线管控要求的违法建设行为。

我区还将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和扰动。通过实施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稳步提高生态功能质量。统筹推进黄河水域、岸线、滩区、湿地等生态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加强清水河、苦水河等河湖水域空间管控,保障河湖生态系统健康。同时,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监管,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雪豹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极小种群保护,开展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保护恢复、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复原力。

“三山”生态保护修复也在全区未来国土空间格局构建中找到更为细致的落点。据介绍,我区自然资源部门将围绕“三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确定范围,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突出“三山”的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修复、融合性发展及多样性维护的特点。

贺兰山将着眼解决矿山地质环境破损、森林生态系统受损、食物链缺损等问题,以自然恢复为主,提升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生物固碳功能。

六盘山将围绕解决林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草原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有机统一,持续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增强“生态绿岛”功能。

罗山则聚焦解决中部干旱带土地荒漠化、水源涵养能力弱、草原退化严重、矿山生态环境破损等问题,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提升防沙治沙屏障、重要水源涵养区、动植物“基因库”等生态功能。

--> 2023-09-26 本报记者 张 唯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1600.html 1 厚植美丽宁夏绿色本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