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智慧校园蹚新路

本报记者 丁建峰

连日来,银川市实验小学市级体育骨干教师刘静,结合授课实际在做《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实践研究》。“对550名同学进行体能监测与技能评价,论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优势,助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9月18日,刘静告诉记者。该研究已被列入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走得更远。”该校语文教师刘叶介绍,她借助“宁教云”平台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使阅读成为特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在数学课堂,教师祁春慧利用互联网微课视频,形象生动讲解不规则物体面积计算,利用大数据原理,深入浅出教授统计与概率问题,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科学教师安丽娟利用虚拟实验模拟短路现象,让抽象的科学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她的这堂课,也被评为优质课……

作为银川市“互联网+教育”首批示范基地学校,银川市实验小学大力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乘“云”而上智慧校园蹚新路,在智慧教育应用创新示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落实信息化助力‘加法’,聚焦教学中的难点、盲点、拓展点,利用互联网增进教学实效。”银川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遇旻介绍,银川市实验小学多维度推动“互联网+教育”应用,以互联网+课题引领,激发教师深度思维,稳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优化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助力课程升级,技术赋能增效提质。并通过“示范校、基地校、都市圈、薄弱校”四校联动,结对共研,系统、全方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共享。

银川市实验小学以“互联网+”助推课堂变革,聚焦国家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开发制作了上千个微课,形成数字助学资源库,并开发“五育强”数字助学资源册,涉及益智、科学、劳动、音体美等,数字助学资源普惠9个校区1.6万余名学生。

名师之高,在学高,在精研,在思想,在实践。银川市实验小学张海燕名班主任工作坊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主要设有学科资源、学科文章、名师讲堂等七个栏目,定位是以教学研究为主题、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吸引了实验小学集团和灵武市、贺兰县、永宁县及银川市三区50余位一线班主任踊跃加入。通过开展实行线上和线下双线运行机制及同屏互动,把工作坊打造成了教师精神成长的乐园,专业成长的摇篮,名师培养的基地。

银川市实验小学开展以“小不点”游场馆,小眼“大视界”为主题的创新素养课程暨“相约云端、点亮思维”场馆课程,与宁夏科技馆、宁夏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实现直播课程对接,场馆课程普惠全区2万余名师生。

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进程中,银川市实验小学教师的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第二十二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第十九届全区教育教学信息大奖赛等大赛中,该校教师先后荣获省级优课68节、部级优课25节,其中部级优课占全区小学部级优课总数的28.6%,在全区起到了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

--> 2023-10-03 本报记者 丁建峰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2122.html 1 智慧校园蹚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