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银川市湖畔中学语文教师方硕参加京银“互联网+教育”双优云桥项目,以“互联网+教研”的方式,向北京市优秀教师王健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教研能力。
“王健老师告诉我们,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怎样的思维启迪,这一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9月18日,方硕告诉记者,她带着思考应用“互联网+教研”成果,借助互联网开展群文阅读等一系列教学创新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朱维参加京银“互联网+教育”双优云桥项目,在北京汇文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段明艳的工作室研修。“工作室老师的学术水平高,教研培训系统、科学,不但帮助我们扩展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更激发了参加教研学习的老师内生动力。”朱维介绍。
朱维将学来的先进教学理念以送课的形式帮扶银川多所乡村学校,今年中考前夕,她组织多名优秀教师到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华西中学、银川市第五中学送课送研,深受欢迎。
“集聚优质教研资源,开展城乡联动教研行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柳军表示,近年来,银川市在网络教研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结合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互联网+教研”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开展规模化城乡教育融合互动,有效提升薄弱学校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探索推进优质教育扩面延伸、加快城乡学校协调发展新模式。
2019年,银川市人民政府与首都师范大学启动“双优云桥”项目,并于2022年实施“三个课堂”京银名校联盟教研提升项目,通过实施“互联网+课堂推变”、“三个课堂”名校联盟、“互联网+阅读生态”“互联网+创新素养”“互联网+智慧教育研修应用”五大工程,构建银川“互联网+教育”新生态。
“名师课堂方面,引进了北京7名特级教师,成立了7个工作室,学科覆盖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高中的历史。从全市范围内遴选了124名培养对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使他们成为银川学科名师,将由他们再带动辐射县、乡、村的教师继续提升教研能力。”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柳军介绍。
而在名校网络课堂方面,银川市引进了北京7所名校,与银川的49所学校组成“1(北京)+1(市直属)+6(县区)”的联盟模式,采用同课异构、双师课堂和主题教研等活动,达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研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理论讲解,也有案例分析,不仅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科前沿理论知识,还能提供多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参加“双优云桥”项目的教师们表示,银川市“互联网+教研”持续深入推进,在进一步提升教师水平、加快城乡学校协调发展中起到了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