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东西部协作的成功典范,闽宁协作不仅有效推动了福建与宁夏两省区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同时也促进了各族群众大交流、大团结与大融合,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案例。
为宁夏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东西部协作的整体框架下,闽宁两省区以“同一个事业、同一份愿望、同一种责任”为使命担当,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以“宁夏所需,福建所能”为具体指向,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取得的历史性贡献奠定了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闽宁协作作为东西部协作框架下的重要举措,通过两地政府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协作机制,为宁夏包括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为宁夏民族工作夯实了经济基础。在20余年的闽宁协作中,两地政府在经济领域实现了深度协作,包括福建省为宁夏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宁夏特色农副产品进入福建乃至东部市场销售,宁夏各族群众进入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区务工经商等诸多形式。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协作模式,宁夏逐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一盘棋”,共同缔造了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家园。
为宁夏民族工作培养了厚重的文化涵养。促进各族群众的文化交融是东西部协作的题中之义。人才支援作为东西部协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肩负着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尤其是为宁夏输入新的文化理念和发展理念。在东西部协作的整体框架下,大量干部群众展开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各族群众之间的往来互动,不仅增强了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融和文化自觉,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为构建中华命运共同体厚植了情感基础。闽宁协作,是促进各族群众情感交流和情感认同的有效形式之一。20多年来,福建省39个县(市、区)先后与宁夏9个贫困县(区)和闽宁镇结成帮扶对子,两省区20多个省直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互学互助,101对乡镇、126对建制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结对帮扶所形成的民族互嵌,进一步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在协作发展中凝聚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为促进宁夏民族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人才动能”。人才是第一资源。闽宁协作实践中,福建先后在宁夏援建六盘山中学、闽宁镇角美小学等236所学校,先后派遣23批1287名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赴宁夏支教,把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带到受援学校。推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银川能源学院之间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实验室开放、联合招生和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合作。在闽宁协作框架下,福建积极为宁夏进行各类人才培训,为宁夏群众的就业创业提供智力支持,为宁夏培养各类人才,为促进民族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源源动力。
新时代进一步深入闽宁协作、巩固闽宁协作成果,是宁夏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快推进宁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推动我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依托2023年闽宁两省区就共同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达成的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推动宁夏民族工作领域协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其次,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系牢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纽带。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结对帮扶体系,发挥闽宁镇的示范作用,加快各民族全面融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再次,深入挖掘闽宁协作中的民族团结元素。挖掘宣传树立民族团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加大舞剧《花儿与海》、电视剧《山海情》等的宣传力度,增强各族群众凝聚力。最后,加快民族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民族工作人才梯队。充分发挥闽宁协作实践中的人才成果,探索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民族人才体系,为繁荣民族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执笔:张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