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把红色资源嵌入思政教学

孙 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不懈奋进的精神力量源泉,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养分,对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使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为高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助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高校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同时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水平,引导大学生弘扬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和发展创新等。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实践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力量,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多种渠道,如将红色故事穿插到思政课堂中、融入思政课本里;开展红色精神演讲比赛、开设红色精神宣传讲座等,展现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宣传共产党人的努力和艰辛,推动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鼓励学生学习和研究红色资源,并带领学生去当地博物馆、红色纪念场馆、伟人故居等场所进行实地参观,引导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党的红色历史,深入体悟革命先辈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并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新动力和坚定奋进信心。

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弘扬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其中蕴含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发扬奋斗精神,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享乐主义、奢侈主义等不良风气,用好红色资源,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如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播放纪录片、举行红色演出等,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利用新技术、新媒介等先进科技手段,创造更加生动、有趣、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励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磨砺不惧艰险、英勇斗争的意志品质,从而远离、拒绝、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增强奉献意识。在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奉献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奉献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奉献意识的培养和增强事关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有强烈奉献意识的大学生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为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红色资源中蕴含着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这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红色文化活动等形式,可以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厚重情感和伟大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代入感、参与感、共鸣感,千方百计、生动形象地展示、再现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奋斗史、建设史和改革史,使其触景生情、化情为意、以意促行,砥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最终成为爱党爱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时代青年。

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经验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通过让大学生了解和体验红色资源,可以加深他们对党的路线、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文化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价值观。为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要创新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一方面,可以结合红色资源,更新教材内容,使之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实。另一方面,可以设计以红色资源为基础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除此之外,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和教育实践平台。比如,可以在校园内设置红色文化展览馆、红色主题图书馆等场所;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创作和实践活动,如红色歌曲创作、红色电影制作等。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总之,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而红色资源与思政课在思想内容上高度契合、在价值导向上高度一致。因此,善于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红色文化嵌入思政课教学中,使“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一样,让红色文化资源被大学生“自然而然吸收”,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必修课,必须久久为功、必须有所建树。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3-10-15 孙 倩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3209.html 1 把红色资源嵌入思政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