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吴 艳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公民道德、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旨在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乎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为社会进步提供科学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是指在对现存社会和制度进行批判和改造时,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触及事物的内在规律,要坚决彻底地打破旧有的观念、制度和经济关系,以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通过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设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能够有效满足思政教育的目的和理论要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积极向前的,在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要鲜明立场、坚定信仰。立场鲜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指的是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坚决拥护和维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观念的侵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鲜明政治立场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自觉,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立场鲜明、坚定信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一是教育者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原则。二要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和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三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提高学生对其内涵和逻辑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要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是历史的必然。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的辩证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矛盾推动的,并通过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观念和方法。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问题,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把握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变革的趋势。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价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由此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现象和复杂问题的本质,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要坚持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阶级斗争的理论揭示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则提供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化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激发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热情。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要求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地揭露和批判,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压迫,坚信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统治阶级,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任务和策略,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要注重创新和实践。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新与实践导向不足,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为指导,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其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生动有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要不断契合社会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首先,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导致了思想的多元化和碎片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关注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适应性问题,创新和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内容方面,可以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在教育方法方面,可以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教育、游戏化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时代精神,不断契合社会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人工智能视域下智能思政模式建构机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22NDYB08〉)

--> 2023-11-11 吴 艳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7248.html 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