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雪梅 见习记者 杨月儿
初冬时节,走进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白墙红瓦的村舍、整齐划一的停车场、整洁平坦的村间道路、挂满红色果实的山楂树……所见赏心悦目。
马勇开在村口的小商店里人来人往,他边忙着招呼来人边说:“小时候这里都是荒沙地,生活环境差。我年轻时在工地搬砖,日子不好过。”2016年,马勇瞅准商机开了这间店。商店刚开时门脸很窄,后来村里给改造了店门,换了招牌,一下气派多了。店开了七八年,他在城里买了房子。“每年春夏时节,城里人来我们这里采摘、吃饭、住民宿,可热闹了。”红火的乡村游增加了马勇商店的营业额,他也成了乡村游的“义务宣传员”,商店门口的墙上挂着采摘示意图,游客扫码就能了解每个采摘点的信息。
中午,在村民马风和的面点坊里,3名妇女正分工协作制作焜馍,屋子里飘着胡麻油和香豆子的混合香味。2017年,马风和移民到此,在自家院里开起了家庭作坊。如今,他家制作的面包、蛋糕、焜馍等在银川市区卖得很好,他天天开着小货车进城送货。村里正给他张罗租赁厂房的事,帮他扩大生产规模,把庭院经济升级为村办企业。
正在建设的兴泾黄牛肉产业联盟基地是村上的大项目,直播间正在装修,20多人的直播团队正在参加直播业务培训。未来,基地将承载村上更多年轻人的梦想。
十里铺村是兴泾镇最北端的一个村子,也是宁夏最早的移民村。近年来,十里铺村整治村居环境,修建停车场、商业街区等,引导村民自主创业,吸引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开展特色庭院经济;发展乡村一产“现代农业温棚产业园+渔菜共生”,打造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发展线上线下“网红经济”,打响“兴泾镇黄牛肉”的品牌……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不足2000元增至2022年的18457元,村民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