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近年来,中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明创建和公民素质教育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公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体化宣传,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力。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中宁县在“看”上下功夫,在“听”上做文章,在“感”上提质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更加立体化。致力营造“视觉”氛围,将宣传教育和城市美化联动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在公交站台、街头巷尾等设置造型墙,让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经受洗礼。倾力打造“视听”盛宴,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推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微电影,让群众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全力塑造“感人”标杆,坚持让广大群众充分参与宣传教育,挖掘经典故事,创作精品文艺,用身边的事教育影响身边的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映衬的美德美谈口口相传、人人受育;培树典型榜样,推选美德人物,凝聚道德力量,让善行善举感动一线、感染一片、感化一域。
沉浸式培育,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中宁县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全民沉浸其中、感悟其中、乐在其中、受益其中。倡导劳动,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广场舞大赛,让劳动者登上舞台,展现劳动场景,呈现劳动成果,讴歌劳动精神。倡导奋斗,加快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号召广大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倡导创新,用创新理念谋划发展,用创新举措推动改革,用创新作风落实工作,用创新环境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倡导节俭,创建节约型机关,开展垃圾分类,实施“光盘”行动,推动“绿色”出行,让艰苦奋斗的好风尚体现在生活里。培树公序良俗,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利用结对帮扶、反诈宣传、文明创城等活动,通过以案说法、以德服人、以事说理、以情感人,引导广大群众抵制高价彩礼、封建迷信,弘扬科学自信、厚养薄葬的良好风尚;打造各具特色的乡风文明教育阵地,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从孝敬父母、敦亲睦邻做起,以村居好、社区好推动形成国家好、民族好、城市好、家乡好的美好思想追求。培养公益队伍,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更加贴近群众、融入生活。
渗透性实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牵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意义在于塑造。中宁县坚持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丰富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规范。推促文明实践“众人行”。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使其日常化、具体化,让人们在学习生活等各种场景感知、感悟文化的力量和文明的魅力。比如,利用教育阵地,加快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推行文明乡风“积分制”,将日常积分累计与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结合起来,通过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物资,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文明活动“品牌化”。开展“杞乡微课堂”“小田跑腿”“老康论理”“小新帮办”“喊就到”等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理论、科技、健康、文化、生活等“营养快线”,使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和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崇文明典型“荣誉值”。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测评体系,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开展各类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推荐上报“中国好人”38人、“宁夏好人”8人,累计组织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移风易俗示范户”等道德模范429户。
成长型拓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力。中宁县通过落实文明上网、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习俗“五大文明行动”,使文明实践成果不断巩固,文明实践领域不断拓展。在文明上网方面,引导网民自觉遵守国家互联网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依法上网,树牢法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争做网络文明的传播者,传播网络正能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文明出行方面,举办以“遵守交规 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公交司机争做“文明使者”,让和谐交通成为文明传播新时尚。文明旅游方面,发布《中宁县文明旅游倡议书》,倡导市民文明出行,文明游览,在各媒体平台加大对不文明旅游行为曝光力度,提高民众关注度,提升地区影响力,营造文明出游的浓厚氛围。“文明餐桌”方面,通过发放倡议书、刊播公益广告等形式,带动广大餐饮从业者、引导广大消费者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到舌尖上。“文明习俗”方面,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受益其中。
(作者系中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宁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