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那散发着泥土馨香的文字,普通又实在的口语白话,盈满了爱和期望。从真实的人间亲情中感悟人生,积聚继续前进的动力,真实、自然、细致、生动的描述中,显示出自然真挚的情感表达。
在落日余晖时回望西山日下万家灯火,深吸一口烟火气,让心沉淀,行走人世间,穿梭烟火中,人生归于平淡真实……
正所谓“静能生智,定能生慧”,真实的文字、沉淀的内心,以及种种智慧的生发,无不需要安定、静谧的心绪。然而,很多时候,人的内心波涛汹涌,头脑当中似乎有千军万马在奔腾。有关实验表明,在一天24个小时里,每个人平均有五万到七万个念头。
怎么样让念头可以安住当下,达到某种程度的“光明自信”?大道至简。我们不妨关注自身,静心、冥想。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调身、调息、调心,架起向内探索的通道和桥梁。
让杂乱纷飞的心念有短暂的止息,让念头可以安住在此时此地,这是比较深度的一种境界。
当开始冥想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仅仅要度过这一分钟,这么短的时间,你的脑海当中可能已经在“万马奔腾”,或者可能有很多只“猴子”上蹿下跳,你的内在已经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冥想作为一种全方位的自我认知,引领自己达到内在意识的核心,清空头脑的杂念、看着念头来来去去,是一大关键。当我们能够融入这个内在的本质,就可以接近一种内在喜乐的状态。
要完成这样的全方位的自我了解,要通过三把“钥匙”:对身体状态的觉知,关注呼吸,还有对意念的管理。把这三位一体做到之后,就可以进入到更深的体验当中。
这三把“钥匙”是我们完成深度冥想必备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既警觉又放松。
很多人以为冥想只是深呼吸,让呼吸变慢变深,让头脑及全身的肌肉轻盈下来。比如,把全身的重量交给椅子,你整个身体觉得很放松,于是,不少人在完全放松之后睡着了。所以说,这个尺度要把握好,因为,放松不等于松懈。
冥想,不仅要放松,同样重要的是保持警觉。在全然的放松中,意识又是如此的清晰,非常的清醒,你是如此的专注,非常聚焦,保持内在的灵在。
在这两个状态当中寻找到最佳平衡点。既警觉又放松,就是一个很好的冥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