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新时代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一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以“守正”之“正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守正就是指恪守正道、保持本色,坚守核心价值观念。中华文明,自古至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久经沧桑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多元文化体系,其内涵包括道德伦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创新、礼仪风俗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其领土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人口规模会增长或减少,血脉也会伴随时代更迭而发生变化,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却会存留于人民心中,国家和民族也会因此而得以保持相对稳定,实现延续和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哲学、伦理、审美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于塑造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深刻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当代文化建设中,以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因此,“守正”就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坚守其核心价值观,确保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

以“创新”之“锐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创新就是指勇于开拓,善于创造,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文化发展和传承,文化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但守正并不等同于守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就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兴盛和繁荣的客观规律。创造性转化意味着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再塑,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进行重新审视,以适应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任务和需求,是一种不断挖掘、提炼和更新的过程,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从而激活其生命力。而创新性发展则是在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就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敢于突破惯常思维,开拓新的文化领域,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传统文化才能历久弥新、日益丰富,才能与当代中国文化更相适应、同现代社会更相协调,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造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守正创新中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从“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前提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和精神,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文明才能在复兴的过程中坚守自己的特色,保持文化的纯粹性和独特性,同时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契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守正创新突出体现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继承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上,同时也彰显于实践中。守正创新既有助于维护核心价值理念、道德准则和文化传统,同时也为新思想、新理论的出现提供了空间,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守正、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守正是有创造性的守正,坚守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精髓,但不拘泥于具体形式;创新是有继承性的创新,既尊重传统文化的本质,又不偏离核心价值观。这样一来,才能确保守正和创新能够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排斥。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交流日益密切,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准确把握我国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文化自觉,为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只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中国才能够在文化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为国家繁荣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更强动力。 (执笔:王艳艳)

--> 2023-12-21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2968.html 1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