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夯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惠兰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这不仅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要求,更蕴含着凝聚思想共识,凝聚全民族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好思想基础的重要意涵。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恰恰也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过程中,当进一步凸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号召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不断巩固和夯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和国家树立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的顶层设计。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对宁夏而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核心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包括宁夏这块土地上自古以来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化,以及各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创造和传承的优秀、先进的时代文化,等等。这些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宁夏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新征程上,我们应在全面推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之成为宁夏人民心之所依,魂之所系,成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目标。

处理好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是包括各民族文化在内的文化体系,任何将中华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的观念是错误的,任何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也是不对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弘扬中华文化时,要在以共同性为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的文化在与中华文化协同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相融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精神纽带。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整合协调,使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更为丰富,从而形成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价值理想和认同情感。要突出各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各民族“共创”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蕴含着共同的记忆、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价值整合功能和精神激发作用,能够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当通过以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民族团结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符号的赋能,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夯实精神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文化与人共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应自觉将各民族文化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追求社会公正、和谐、与人为善等成分因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促进民族文化价值与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协调统一、寻求最大公约数,从而培育出中华民族的更多共同性。个人既是民族的基本组成,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都要落实在公民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要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性与文化价值性对公民的塑造和引领。总之,要构建起立体化、全面化、科学化的宣传教育机制和体系,引导各族群众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和各民族的基本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切实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价值引领、打下更加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3-12-21 马惠兰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2969.html 1 夯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