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该理念将立德树人视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学科建立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融合和渗透,是构建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高校体育作为德育课堂的组成部分,通过教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有效开展教育活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学情和教情探索体育课程思政方法,有利于切实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用。
高校体育教学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结合课程特点和优势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拓展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能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往的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较低,常常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体素质和测试成绩上,忽略了理论教学在育人方面的内涵和价值。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与改革的迫切需求。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举措,在发挥强身健体功能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水平,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个体。
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体育不仅是一项促进身体素质发展的活动,更是一种强化道德教育、促进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一方面,通过团队协作、遵守比赛规则、公平竞争等教学内容,学生既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如在教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师关注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行等方面的培养,从而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学生释放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塑造拼搏进取的道德品行。如教师在团队比赛和合作项目中,讲解运动员的榜样故事,引导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对手、保持诚信。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教学思维固化,教师重视程度不高。在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下,部分体育教师尚未意识到思想政治对学生体育素养、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推动作用。当前体育教学仍着眼于学生身体指标,关注身体健康、体能测试等,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体育教师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知识掌握和讲授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明确提炼出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更无法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仅仅将体育课作为学生“娱乐”或“消遣”的课程,因而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效果较差。
考核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相对僵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检验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情况,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类体育项目等作为考核内容,大多限于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大部分教师没有将思想道德列入评价指标,考核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方式相对受限,思政教育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目前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对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无法有效激发教师参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动性。
实践路径探讨
挖掘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在全面推进思政建设和体育教学的融合进程中,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教育主体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教学态度、方式、能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加入与思政理论相关的内容,寻找思政元素和体育教学的契合点,让学生领悟到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体育教学内容,引入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话题,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比如,教师通过讲解女排精神、女足精神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体育精神背后的内涵和价值,提升学生行为规范意识。
加强队伍建设,推动课程发展。首先,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发挥教师在体育课程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在教学培训、集体备课后将课程经验转化为传道解惑的实践,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于课程教学,增强教师思政育人的水平。其次,高校可以构建体育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凝聚校内课程教师、校外专业运动员等师资力量,合力打造体育精品课程。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深入研究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
融入思政考核方式,优化评价方法。将思政评价指标融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评估课程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建立思政评价指标,比如团队协作能力、公平竞争、道德素质等。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和规则,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确保思政要素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此外,引入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综合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搭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既能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又能使其更好地认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和缺点,提升课程的内在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则是将思政教学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衡量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能对其思政素养展开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