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鹅姑娘”的多重身份

本报记者 何耐江

司雪在养殖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个大学生,干吗要跑乡下来养鹅?”2017年,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刚大学毕业的司雪坚定地选择返乡创业。

“当时我的目标坚定,在看到健康饮食和绿色养殖的市场潜力后,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高质量养殖路子。”青铜峡市红红家庭农场总经理司雪说。

创业之路何其坎坷,司雪却从未退缩。

育雏期间,司雪最为揪心的是给小鹅打疫苗。第一次,看着鹅苗小小的身躯,她非常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打了,打完第一只出血了,第二只位置找错直接导致小鹅当场死亡。

那一刻,司雪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眼睁睁看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生命死在手里,她再也不敢给鹅苗打针了,怕再出错。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看到那一大群小鹅还在排队等着做免疫,司雪又一次拿起了注射器,鼓励自己下一只一定要打好。一次、两次、三次……司雪手法逐渐娴熟,成功给鹅苗注射完1000剂次疫苗,顺利完成了一个月内的所有免疫程序。

经过不断学习,司雪养殖的鹅苗成活率大大提高,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

资金匮乏,难以扩大养殖规模。得知这一情况,青铜峡市妇联向司雪宣传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争取到了15万元的贴息贷款,为养殖场的长足发展添砖加瓦。2018年,司雪注册成立了种植面积达400亩、鱼塘面积100亩的青铜峡市红红家庭农场,走上了“生产+销售”的增收路。

在养殖逐渐走上正轨时,司雪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她积极联络当地妇女群众,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养殖之余,司雪搭上了网络销售快车,在微信朋友圈和直播平台进行售卖,拓宽零售渠道,还注册了“塞上鹅姑娘”商标。

当选为青铜峡市妇联执委后,司雪带领村上有创业意愿的妇女们探索电子商务领域,线上推介青铜峡特色农产品,同时开展乡村振兴电子商务发展直播带货培训,通过直播带货及电商培训,让妇女们有了一项谋生的技能,还通过直播带货致富。司雪还申请当了一名“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了两名困难儿童。

如今,司雪从小小的养鹅户变身为创业导师、网络主播、手工工人,白天忙于鹅场工作,晚上加班直播和培训。“只有实干,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攀得更高。”忙碌中,司雪常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

--> 2024-03-10 本报记者 何耐江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2722.html 1 “鹅姑娘”的多重身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