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发挥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

邓 婉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和融媒体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网络亚文化的蓬勃发展。青年网络亚文化凭借其海量性、实时性为大众带来形态各异的文化形态。尤其在新型网络平台不断出现,大数据技术和融媒体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形形色色网络亚文化更是层出不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年的个性化、小众需要,对青年人的行为习惯、思想和情绪都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如何发挥其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积极引领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数字时代,青年网络亚文化在技术层面、主体层面、话语实践层面、文化认同层面都出现了新变化。科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无所不在的,科技变革赋予了文化本体以力量,而文化本体又反过来回馈着科技创新。所以,青年网络亚文化涵盖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团体,其中既出现了分散的小众文化,也有互动聚合的主流认同文化。媒介化主体的多元化实践重塑了青年的文化境遇,也让其所认知的网络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数字媒体与使用者的交互作用使得全新的美学体验得以创造;色彩、线条、图形、二维码等多种数字化形式的融合为网络亚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全媒体语境中,数字技术包容了以往的文化生产形式,数字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能够吸收并融合现有各种传媒,融合多种不同的文化,使得青年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模式、消费体验模式相继改变,也使得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价值观和文化体系产生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方式不断影响主流文化,并将其具象化地展现在受众面前,通过满足受众来传播价值观。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传媒强势崛起,吸引着诸多受众。许多青年网络亚文化都被感官消费所包围: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上,文化感官消费发展迅速;网络亚文化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联系起来。尽管商业逻辑、消费主义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亚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但是消费文化的渗透与操控也会导致部分青年网络亚文化的独特性被融合、瓦解,逐渐被商业化所占据。青年网络亚文化在被商业化吸收的同时,实际上却是在为整个社会宣扬或者提倡消费思想,使物品的使用价值逐步由消费主义所引导。例如,青年团体通过对热播剧的改编、对剧情脚本的创造,与影视剧的商业化推广产生交互作用。在这个进程中,青年网络亚文化群体的消费特性越来越显著,他们以消费为目的进行着生产活动,一方面是传播的受众,另一方面又是传播的主体,并在这种互动中,借助平台提供的“圈子”功能,产生聚类行为,形成特殊的“圈子”文化。

网络亚文化是与网络主流文化相对而言,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文化。主流文化在文化枝蔓的生长中不应缺位,但同时也应摒弃偏见,用包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因势利导,让网络亚文化的创造活力充分涌流。为此,青年网络亚文化为适应现实需要进行了一定的社会革新,在智能技术,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支持下,青年网络亚文化以情景化的方式呈现,人们的生活空间也被情景化所重构。这种情景与时间所产生的文化,更多地表现在集群文化中,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聚合所产生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现象。数字时代的媒体空间,不但规定着网络亚文化的技术支撑与背景支持,还规定着其中的文化表现形态与内涵。情景化背景下的青年网络亚文化研究摆脱特定地域性特征,数字化背景下,催生出许多亚文化社群,这些社群有着“共同文化理念”。处于社群中的青年能够摆脱其日常生活所受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桎梏,跨越区域自由地建立新的文化群体。从文化角度看,在中国社会经验与理论适配主体下,青年网络亚文化的主题不再是分割与对立的,而是融合与合作,这种文化发展趋势也更加契合当下中国所提倡的主导价值观。因而,摒弃“抗拒/归化”等亚文化的认识范式,引入社群文化主题这一新的维度,对于网络亚文化解读而言,显得更为高效与实用。

互联网让每个人成为主角,审美的多元化和个性的多元化被最大程度地展现和阐释,却又和每个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现实密切相连,每一种网络亚文化无论多么标新立异,其背后都是一批有着共同心理诉求的青少年,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共同符号得以融入社会。例如,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的主力军很多是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却因炫富、虐待动物、无底线恶搞等成了网红。去年某地的一项调查显示,“我的理想是成为网红”的价值观盛行于青少年中。网络亚文化尽管受众范围小,但是其目标精准,影响深入,容易对价值观塑造尚未稳定的青少年产生误导和冲击。因此,青年人不但要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要能冷静地聆听别人的意见,不断推动青少年以多元化的方式健康成长,让网络亚文化的活力成为正能量成长的动力,最终构建一个共享共生繁荣富强共同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

数字时代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发展客观地展现了青年人的社会生活,站在网络亚文化本身的角度审视当前的社会问题,提高青年人的声音表达,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和呼唤中,我们要引领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文化创作和解读、生产和消费之中,让文化发展既满足市场期望,又提升青年人的美学品位和艺术洞察力,帮助青年人在网络中拓展自身生存空间,表达自身的价值取向、文化心理。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03-17 邓 婉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3570.html 1 发挥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