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让思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结合起来

刘 丹 邓如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大思政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之一,发展备受关注。大思政视域指的是从全局入手,改革深化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学生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自身理想和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大思政视域下,应推动高校把思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作用,帮助思政教师拓展教育范畴,提高育人成效,更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和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育理念与学生发展需求不够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育并夯实学生改变世界、创造价值、追求理想的能力。但现实中,一些思政实践育人模式以理论传授、思想灌输为主,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二是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重点仍落在理论上。思政教育大多以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概念阐释为主,导致思政教育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三是实践教育形式和方法比较刻板、单一,难以有效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导致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效果不够明显。除此之外,还有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等不足。高校需要深入分析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不足以及问题成因,分门别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而实现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

助推思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结合的策略

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发展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时代青年学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发生了显著变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尽相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以及认知特点等。因此,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时需要考虑学生个体情况,结合学生具体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以推动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作用最大化,促进学生不断成长进步。教师在布置作业或者学习任务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设计多种不同的项目和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针对比较活泼、好动的学生,可以布置锻炼耐心的工作或者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耐性,实现自我提升;对于比较内向、不擅长沟通的学生,则可以多布置需要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任务,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与人交流,弥补自身不足。总之,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校内外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需要兼顾校内和校外两个教育环境,通过二者相结合,提高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效果。一方面,关于校内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高校要注重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体,强化思政教学和思政工作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及时、有效、正确地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纠正学生在实践行为上的不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如公益性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等,推动校园文化与校外实践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高校还可以加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让教师和学生全方位感受思政教育理论的魅力。另一方面,针对校外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教师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体系,推动大学生切实接触社会、回归社会。可以通过建设思政指导团队,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地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与生活接轨,了解乡村留守儿童以及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了解企业和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和发展趋势,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感悟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学生以社会实际为着眼点,以自身职业发展和理想信念为基础,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打开大思政全面育人格局,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所谓大思政视域,蕴含着大学科、大系统、大视野等内容,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革新,拓展了思政教育范畴,使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获得更加优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高校需要突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框架,参透大思政视域的内涵和价值,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模式和方法,把大思政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其次,在大思政视域下,要不断延伸高校课堂的价值和意义。课堂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还承载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看到各个学科、专业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积极探讨如何在专业教育中凸显和融入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再次,思政类课程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渠道。教师不能仅依赖思政课程来实现实践育人,各个学院应该发挥自身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需求,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充分融合。以大思政视域为基础,深入理解大思政的内涵,提高思想教育的跨学科融合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途径,还可以推动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众所周知,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创新发展。大思政视域下,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教育不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都应承担的职责。首先,教师需要在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教学水平、拓展知识面,充分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进而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推动理论和实践融合,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政教育体系。其次,高校要与时俱进,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教师的跨学科能力,推动教师把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正确价值观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帮助学生培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崇高的人格。教书与育人工作密不可分,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恰当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久久为功,在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方面下苦功、见实效。

(作者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024-03-22 刘 丹 邓如清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4335.html 1 让思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结合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