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学校体育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全覆盖、保底线、促均衡、扶弱势”的“全人体育”。在此背景下,必须深入探索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建设的方法路径,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充分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改革目标。
以体为媒,优化学校体育环境
体育不仅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学生品格的关键平台。以体育作为媒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在挑战中磨炼意志。为此,要完善学校各类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器材场地的建设配备,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运动项目,挖掘自身兴趣和潜能,为高水平的学校运动队伍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要积极构建校园联赛体系,通过“课上教学+课下勤练”的方式,以“班级—院级—校级”的两级或三级联赛为抓手,搭建“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联赛、人人可参与”的联赛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增强学生体魄的同时助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节建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运动兴趣,开展辐射各学层阶段的校级特色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举办线上云健身挑战赛、武术比赛、体质测试达人赛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可以保留传统的体育项目,还可以积极引入飞盘、定向越野、匹克球等新颖有趣的运动项目,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健体育德,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体育是我国“五育”融通育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具有成德、益智、健美、助劳的强大作用。为此,学校的高质量体育建设一方面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体育与各学科间的互融互通。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体育美育精神,将外在的身体运动与内在的心灵陶冶有机结合,以实现体育与美育在协调发展中的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育模式,以体育德、以体育心、以体育智,打造体育精品课堂,为体育育人价值的发挥提供保障。课程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因此,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体育课程开设的刚性要求,在开足课程课时的基础上丰富课程内容。同时要注重大中小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开展具体化的教学活动。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应以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特点、心理发展情况的趣味游戏为主,以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在中学教育阶段,应针对性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在大学教育阶段,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践行中华美育精神,提升其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于一体的体育核心素养。如此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课程序列结构可以形成上下链接的系统性教学体系,渐进式地实现健体育德。
人才强校,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体育教师队伍虽在不断壮大,但体育教师的结构性缺失、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为此,首先,要鼓励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设施和课程等,以弥补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提高体育整体教学水平。其次,学校要注重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平衡。现有学校的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断层现象,年轻教师的占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知识及新观念的引入与推广。因此,学校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引入与培养,支持体育教师参加相关会议、研修班和交流项目,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发展规划及职称评定机制,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混合式教学、分层式教学法、互动体验式等,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提供良好条件。再次,可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以盘活各地体育师资,弥补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让他们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力军。同时鼓励他们以自身实际经历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将体育精神代代传承。
总之,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和挑战。加快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推进体育教育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23JGB169〉、2024年度广西医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24B2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