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并号召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世界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内涵,增强了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将指引激活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民族复兴注入精神力量。
历史意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正在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古老而深厚的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发展而绵延不绝,即使在王朝更替、战乱频发的动荡时期也从未断裂,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和价值体系,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入新时代,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要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越,就必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传统文明为基础,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升华而形成,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且异于西方的新型文明,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它将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古老内容赋予现代性色彩,使中华文明在现代化发展中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与特征。另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涵盖了科学、人文、法治、创新和生态等方面。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们党百年来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成就的深刻表征,涵盖了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文明发展。由此可见,二者具有显著的内在耦合性,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理论意义:增强了文化自信底气,丰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在深入分析中华文明多重要素的基础上,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间存在的高度价值契合,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毫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由表及里,总结出新的客观规律,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植根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上,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文化底气。另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遵循,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前进和时代发展赋予的重大任务。通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贯彻与实践,将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最终聚成一条心。
现实意义: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民族复兴注入了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实践为导向,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创造性地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一是要紧紧依靠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立足中国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诉求。二是要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史充分证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是以文化的创新和文明的进步为先导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任务,使我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撑与文化基础。
(执笔:余伟如 郑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