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磐石上的葡萄藤

——探访《星星的故乡》取景地源石酒庄

本报记者 王婧雅 李 涛

“《星星的故乡》在这里取过景吧?”“您的眼力可真好,剧组确实在我们酒庄取过景。”刚刚过去的周末,在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银川志辉源石酒庄(以下简称“源石酒庄”)迎来不少游客。参观中,眼尖者一下便认出剧照中的源石酒庄。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一句宋诗穿越时空的应和,与建于废弃矿山砂坑上的源石酒庄不期而遇:官帽式设计的雀楼、古朴厚重的地板,一砖一瓦皆蕴含传统中式建筑的古典韵味,这座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式”的酒庄也倾注着袁家几代人的情感。

回溯20世纪90年代初。在通往贺兰山的一个路口,立着一块“老袁砂石场”的牌子,这是现源石酒庄董事长袁辉的父亲开办的。当时,此处遍布高高低低的矿坑,头顶无片叶遮阴,大风天飞沙走石。砂石终有一天会被采空。1995年,袁辉开始谋求转型,和朋友一起种树。中途,朋友撤离,只留下固执的袁辉播种绿色。2007年,宁夏提出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袁辉看到了转型的方向。当年,他在贺兰山东麓砂砾地里种下200亩赤霞珠葡萄树。2008年,酿酒葡萄产业成为促进宁夏地区农业稳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满目疮痍的废旧砂石矿区上,源石酒庄开始动工。

在海拔3500多米的贺兰山脚下,葡萄酒产业不仅带动着就业,还为当地生态带来保护屏障。如今,行走在源石酒庄,仿佛漫步于公园。远处雄浑巍峨的贺兰山傲然屹立,眼前的葡萄采摘区、林木区、酒庄主题公园相互掩映。沿小径蜿蜒而行,翠绿的山楂树、海棠树、松树、柏树、葡萄藤接续相迎,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市民一路相伴。

“看,这儿是我们的一个生产办公室,剧组在这儿拍摄时还挂了一块‘星星酒庄’的牌子。您的身后是我们酒庄的生产酿造车间,这里也取过景。”跟随源石酒庄宣传部工作人员龚钤的脚步,砂坑、葡萄、生态修复,一个个替换的名词在这里也被一个个物理变化所取代,“这一片是我们酒庄近几年新建的山庄库房,这扇门和这堵墙在剧里第一集就出现过。拍摄时,这儿还摆放着我们的葡萄酒。我们酒庄主打绿色牌,也确实收获着绿色带来的红利。走,咱们去葡萄园和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那儿也取过不少镜头,我还有个同事客串了其中一个角色。”

“我客串了一个投资人的角色,当时拍了两场戏,一场是看投资项目策划书,了解贺兰山东麓的情况,并达成投资意向,第二场是一个实地考察的戏。能有幸客串我感觉很开心,希望这个剧播出后,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贺兰山东麓,也欢迎大家来宁夏品鉴美酒,欣赏美景。”在酒庄后方的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记者见到源石酒庄旅游部部长高龙时,他正忙着和工人对接项目,“前不久,2024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半程马拉松路跑双季赛(花季赛)在我们公园开跑,赛后好评如潮,最近又赶上咱宁夏旅游的旺季,为能给游客更好的体验,公园里有些设备要更新升级。”

《星星的故乡》在热播,贺兰山东麓的故事在一代代酿酒人的传承下延续,源石酒庄的故事也在继续:2015年,从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袁园接过父亲袁辉的“酒杯”,成了源石酒庄的总经理。她将自己定位于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因为她需要让自己的发展理念随时更新。在她的带领下,酒庄成功转型升级成为集葡萄种植区、园林式酒庄、运动公园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园区,在一众旅游酒庄中脱颖而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源石酒庄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酒庄游也打开着销售的多棱面,酒庄70%至80%的葡萄酒销售量都是由文旅带动的。

--> 2024-05-21 本报记者 王婧雅 李 涛 ——探访《星星的故乡》取景地源石酒庄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0975.html 1 磐石上的葡萄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