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编者寄语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一组组美好的意象和磅礴的想象,利用全新的构思角度和语言风格,拓展想象的空间,注重虚与实的结合,启迪思想,令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更加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本期文艺评论是由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敏撰写的《大自然中的诗意乐章——评了一容草原系列生态小说》,是一部让读者回味的好作品。

草原系列小说的出现既体现出宁夏作家了一容创作题材的扩大,同时也昭示着他创作思想的成熟深化。如果说小说《红山羊》旨在批判,是噙着痛彻心扉讲述人类贪欲给动物和社会造成的伤害,那么草原系列生态小说则是在歌咏,是带着舒卷自如的旋律去吟唱大自然的磅礴之美及其给予人类的馈赠。

从古至今,书写过黄河的文豪大家世代传承,写不尽一条河,对于母亲河的书写,依然像河水一样在绵延流淌。

作家在黄河岸边诗意行走,且行且吟。因着对故乡故土和自己熟悉的生活,作者有了创作的冲动,享受自我情感的愉悦和升华,这也体现着故土文化给作家们带来的创作乐趣,展现黄河是读不完的诗意画卷。

诗人发现,诗歌是一种触动心灵的创作,诗歌作品应具备语言美与心灵美的统一。一首诗通过一种意象和想象,利用一个全新的构思角度和语言风格,拓展想象的空间,注重虚与实的结合,进行创作,才能够启迪思想,产生心灵的共鸣。

围绕古旧的石碾,人们走进乡村,看看草木,听听虫鸣,看篱笆上的牵牛花,大地上的向日葵,排着长队的蚂蚁,夕阳里牧归的羊群,甚至还有渐渐走远的农具。

父亲的雪犁,平实质朴,古韵悠然。记忆里,父亲驾驭着一对黄牛,手持一把雪犁,在黄土地上冲浪。那片黄土地,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黄河,阳光下,泛起点点金色的波光。

“南风染绿村寒影,夜雨绵绵润杏花。塞上田畴生艳景,川前桃李落烟霞。”一组原创诗词,展现塞上美景,歌颂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 2024-05-24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1327.html 1 编者寄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