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仇树召:赋予陶笛多彩生命力

本报记者 苏 峰 见习记者 张 敏

最近,石嘴山市惠农区非遗传承人仇树召忙得不亦乐乎。5月中旬他还在固原市进行陶笛文化交流,这周又受邀参加深圳文博会,推介陶笛文化。

说起仇树召和陶笛的缘分,还得从他的哥哥孙建刚说起。孙建刚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在福建省厦门市从事陶笛演艺、教学30余年。一次,孙建刚在家中用陶笛吹奏了一曲《神话》,陶笛声低沉柔美、婉转动听,一下子抓住了仇树召的心。于是他开始学习陶笛,因为自幼学习音乐,很快便会演奏《神话》《故乡的原风景》等多首陶笛曲目。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陶笛,仇树召专门去了孙建刚在厦门制作陶笛的工厂。从制备陶泥到制作土坯,再到烧制陶笛,需要十几道工序、耗时近1个月才能完成。此后他又去苏州等地学习。

在家乡推广陶笛文化的想法也慢慢在仇树召脑海中萌生。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哥哥,得到哥哥的大力支持。2020年,仇树召成立宁夏吾笛乐器制造有限公司,从事陶笛制作、销售、文化体验等。哥哥还专门从厦门带来5名技术老师,手把手地教当地的工人制作陶笛,并对他们进行陶笛演奏培训。

“在惠农区相关部门支持下,起初租了一处1000平方米的工作室。在这里不仅可以进行陶笛制作,还可以体验陶笛文化。在惠农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这里也成为惠农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惠农区第四小学几百名学生到这里参观生产工序、体验陶笛制作流程等。惠农区教育局还召集该区音乐老师在这里进行音乐培训。”仇树召说,陶笛易于学习、携带方便,陶笛制作的原材料均使用环保材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还能丰富课余生活,颇受学生们的欢迎。

2022年,为更好推广陶笛文化,惠农区为该公司在黄河古渡坊提供了一处2000平方米的办公地,前5年内免租赁费用,同时解决当地20余名群众的就业。陶笛文化也逐渐从校园推广到社会群体,来自惠农区及周边的老年大学学员、社区居民、退休工人纷纷来此体验。

近期,仇树召计划升级改造现有体验场馆,完善各功能区域,未来将打造一个集参观体验、休闲娱乐、品鉴推广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同时,希望吸纳一批本土音乐教师开展音乐培训,让更多的人熟知并学会陶笛演奏,将陶笛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 2024-05-27 本报记者 苏 峰 见习记者 张 敏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1649.html 1 仇树召:赋予陶笛多彩生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