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出生到死亡,档案伴随我们的一生。
2024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当它从身穿龟壳、竹筒、锦缎演变到一页页打着页码的文件、一盒盒贴着标签的问卷、发黄的照片和老旧的光盘,再到如今隐身在电脑服务器里,时代在变,档案的模样也在变。档案是什么?如果档案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为了让档案“会说话”,档案工匠们做了哪些努力?
让我们一起走近档案工匠,听听他们的故事。
让无声档案更好服务于美好生活
“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久了,我的档案能在数据库中查找到,这下我可以申请补助了。”今年3月,80岁的陈小玲不远千里从广州市来到银川市档案馆,想查找用来办理生活补助的证明资料。
作为曾经的支宁人,陈小玲1959年跟随母亲从上海市江宁区到宁夏支援建设,被分配到原银川糖厂工作。如今,她随子女居住广州市。原银川糖厂已破产,拿到手的退休金较低。了解到上海市政府对原知青退休人员可给予每月500元生活补助的政策,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银川档案馆。银川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工作人员在仔细询问陈小玲的来宁时间和地点等具体情况后,在电脑里打开支宁和知青档案数据库,经过反复筛查和比对,找到了她的《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人员登记表》。
银川市档案馆珍藏的近50万卷(件)档案史料,真实地记录了银川市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等方面的沧桑变化。近年来,银川市档案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对劳动调配、知青安置等查档需求较大的民生档案优先数字化,形成了20多个涉及民生的专题数据库,极大提升了档案数字化成果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也让档案能及时“发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春海到银川市档案馆,是为了查询银川地区的水土保持相关资料,以用于其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前的资料收集工作。在分别以“水土保持”“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等多个关键词在档案数据库进行检索后,查档工作人员共为他查阅到相关档案近百卷,其中有八卷开放档案对张春海的论文写作颇有助益。
“近几年来查阅档案的人越来越多。去年查阅量2000余人次,今年截至目前达800余人次,卷件使用量达500余卷、1700余件,涉及社保、复转军人、工商、公证、知青等多种涉及民生和专业档案服务领域。”保管利用科工作人员介绍,围绕智慧数字档案馆建设,银川市档案馆还将积极拓宽查档渠道,简化服务程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李蕾蕾:用巧手匠心为老档案赋予新生命
6月7日,自治区档案馆工匠工作室里,身着白大褂,一头短发的档案修复工匠李蕾蕾,正俯身在偌大的工作台前,抢救性修复几份民国时期的报纸。
“刷糨糊很有讲究,不能上来就随意刷,这样容易留下气泡或者会造成二次破损。要按照‘米’字的写法均匀用排刷铺开展平……”李蕾蕾小心翼翼地用喷水壶喷湿展平档案,用排笔刷糨糊:“用的糨糊都是我自己在家熬好的,需用小麦淀粉熬制,熬制方法也是一次次摸索出来的。”而后,李蕾蕾再选用质地、颜色相近的补纸修补。这些补纸,大多也是李蕾蕾在以往修复时留心收集的。“做档案修复就是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李蕾蕾说。
李蕾蕾缓缓将备好的托纸托裱,托裱后贴在板墙上等待自然晾干,再进入裁切、装订……
经过十余道手工修复工序,一卷卷原本将归于尘埃的老旧报纸、档案,在李蕾蕾一双巧手修复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喷水、铺平裱件、刷浆、拼接残片、小心修补、托裱、上墙……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相同,但需要每一步都一丝不苟,极大考验修复者的耐心。
工作台上,一个小竹筐里装着棕刷、排笔、糨糊盆、镊子、起子等小工具。虽然早已信息化,也有现代化修裱设备,但落实到更细节的一小页纸片的细微修复,还得靠双手和这些不起眼的小工具。
李蕾蕾仍清晰地记得,多年前自己第一次上手修复的是一件民国档案。档案原件严重褶皱且遇水易脆化,褶皱处呈脆屑现象。面对这件档案时,有些不知所措。但经过反复检查档案用纸和破损情况,结合所学的修复技能,修复方案在她的脑海里逐渐清晰。李蕾蕾先用喷壶将档案褶皱处喷潮抚平,再用软刷轻轻反复刷去处理档案上的污斑,并将破损处采取托裱的方法完成补洞,整个过程都要时刻关注并处理厚度增加、变硬等情况。经过近3个小时的操作,破损档案终于“破镜重圆”。
“第一件作品在我的手中获得‘重生’后,心中的那份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此后,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再不断总结、提升。”李蕾蕾说。
如今,李蕾蕾已从事档案工作24年。2022年,她入选“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
“档案,不光是给当下的人们查看,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看。所以在修复过程中,每一份档案都有它的修复意义和价值,修复多了,更增加了对工作的一份敬畏之心。”李蕾蕾表示。
宋绍锋:仿真复制《清平乐·六盘山》手迹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就是借用现代技术,通过扫描、编辑、输出三种形式,把档案真实原貌还原出来。”6月7日,在自治区档案馆宁夏档案记忆展馆,顺着该馆收集处三级调研员宋绍锋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陈列在展柜中4张A4纸大小的《清平乐·六盘山》手迹仿真复制件。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1935年,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时,秋高气爽,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传世名作《清平乐·六盘山》。
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后,宁夏在布置宁夏厅时想把毛泽东的这首词放进去。1961年9月8日,毛泽东在庐山召开会议间隙,对这首词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行修改,然后重新抄写,托董必武同志转交给宁夏。
“后来这幅诗词手迹交由中央档案馆保存。”宋绍锋说,2021年,宁夏档案馆在筹备一项展览工作中,想展出《清平乐·六盘山》手迹仿真复制件,于是与中央档案馆对接,中央档案馆将诗词手迹电子扫描件传送给宁夏。
宋绍锋的《清平乐·六盘山》手迹仿真复制工作就此开始。
首先,纸张的选择非常关键。“以前制作仿真复制件用的是机器专用的宣纸,这种纸张添加了很多胶和明矾,在色彩的还原上表现得不丰富。”宋绍锋说,为了找到更加合适的纸张,他常常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到卖宣纸的古玩店“寻宝”。
生宣纸对于年代久远的档案还原上会有色差,新闻纸又很难达到仿真复制用纸的要求,机器用宣纸使用成本高……在做了很多尝试后,他终于找到合适的纸张:仿古宣纸和装裱字画的覆背纸打印出来效果更好,也最接近原件,尤其是覆背纸,成本低、机器装纸方便。
接下来,宋绍锋又在仿真复制件颜色的配制、成品的输出和后期做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呈现出来的《清平乐·六盘山》手迹仿真复制品,基本和原件一致。
自2008年从事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以来,宋绍锋先后完成了“宁夏档案记忆展”“党的群众路线档案文献展”等各类展览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制作成品件700余件。宋绍锋认为:“档案仿真复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诸多设备及软件的支撑,融合了多项技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我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母慧新:做有温度有情怀的红色档案讲述者
“作为一名红色档案讲解员,每天都能近距离接触到红色档案,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6月7日,宁夏档案馆档案文件利用服务中心主任母慧新说。
2014年以来,母慧新兼任宁夏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为数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大中小学生等提供讲解服务。
第一次当讲解员,母慧新对讲解工作的理解是“把红色档案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大家听”。等真正上手之后,她发现讲解工作远比想象中更复杂、更专业。“紧张、焦虑,一场讲解下来手心都是汗。”母慧新回忆刚开始当红色讲解员的时候忍不住感慨。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红色档案讲述者、传播者,母慧新利用一切时间学习。“那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其他讲解员讲解时的神态、步伐,自己不停地模仿,直到自己感觉流畅自然才结束。”母慧新说。
这些年来,母慧新在钻研业务、增强本领的同时,不忘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与大家分享,持续做好“传帮带”。
“有人可能觉得每天与档案打交道很枯燥,但我却很热爱档案工作。档案是幕后工作,大家看不到,但只有甘愿坐冷板凳,才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实做细,练就一身真本事。”母慧新说。
一日日的忙碌,一代代的传承,接续更新,奋发敢为。2021年,母慧新被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化专业委员会聘为第一届档案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年入选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谈到自己所获得的这些荣誉,母慧新认为,荣誉只是对自己过往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对事业的忠诚与坚持。
马东升:把“城市记忆”保管记录留存好
“这一页怎么有些泛黄?”“黑点还需要再仔细去一下”……6月6日,记者见到银川市档案馆档案信息技术科科长马东升时,他正在进行档案数字化工作。档案扫描、影像处理、图像挂接……从事档案信息化工作二十多年,马东升对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掌握。
“档案工作就是在留存城市的记忆,把‘城市记忆’保管好、利用好、记录好、留存好,用档案把‘宁夏故事’讲好,就是我们兰台人的职责使命。”马东升说,2003年,他开始负责银川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及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从规划、标准的制定到电子文件归档试点、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他边学边干,摸索着助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档升级。
马东升被称为档案信息化专家。其实,对于档案工作来说,马东升是“半路出家”。1995年从宁夏大学毕业后,马东升最初被分配到银川市科委信息研究所,2002年调入银川市档案馆。
马东升从文件材料的归档等一整套文书立卷方法中进行系统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虚心向同事请教。很快,马东升便迎来实践机会。2005年,马东升接到一项重要任务——银川市档案馆文书档案综合管理系统研发。
“在此之前通过计算机查询档案,只能查询目录。如果做成这套系统,就能实现即时查询、全文查询,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能向前迈一大步。”从需求调研到系统设计,马东升紧密结合实际进行研发,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任务。这套系统的成功研发,实现了由单机模式向网络模式的转变,更填补了全区在此领域的空白。
把“故纸堆”变成“电子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一项又一项的突破。
马东升不断创新,通过增加射光白纸避免扫描的档案发黄,研发图像质检软件解决人工查看图像质检低效的问题,制定银川市馆藏档案数字化标准保障数据安全……如今,银川市档案馆数字化处理工作已成为全区学习与交流的样板,马东升也成为自治区档案人才库及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档案验收专家库成员,并于2022年获评“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
近日,马东升正忙于银川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适配升级项目中。“要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查阅档案需求,跑出档案服务‘加速度’。”马东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