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戈壁滩上走出康庄大道

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设施农业。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医院派出到红寺堡区人民医院任院长的黄香莲(左二)传帮带本地医务人员。

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帮扶车间里,妇女们正在加工服装。

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

闽宁镇宏图又起

作为闽宁镇第一批移民,69岁的谢兴昌见证了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蜕变,并在闽宁镇新区兴建了一座“山海小院”。谢兴昌的经历,也是生活在闽宁镇的移民们致富奔小康的缩影。

28年过去了,闽宁镇由当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戈壁荒滩,发展成为拥有6.6万人口的繁华城镇;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500元增长至现在的1.78万元,增幅近35倍……

如今,“金沙滩”上“长出”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闽宁产业园。

这是由福建省厦门市思明、湖里两区与永宁县三方共建的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葡萄酒及其延伸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力争再用两到三年时间,把闽宁产业园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园区。”宁夏闽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圣谕表示,有闽宁协作大力支持,在建的闽宁产业园前景可期。

在闽籍企业——富贵兰捷能通健康科技(宁夏)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郝艳红告诉记者,目前几十名工友正在福建老师陈文添的指导下试生产,转正后个人基础月工资将达到2300元。郝艳红是闽宁镇的移民群众,每天开车上下班,一趟只用十几分钟,挣钱顾家两不误。“我家搬到闽宁镇11年了,两个孩子都在这里上学,今年老大刚刚参加完高考,希望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郝艳红说。

闽宁镇园艺村利用闽宁协作资金,兴建了246栋大棚,放手让移民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去年,村民张国顺试着承包了1栋大棚,就尝到了甜头:纯收入2万多元。今年,他承包了3栋,种的是高价的水果西红柿。“我是脱贫户,每栋棚还享受3000元承包补贴,相当于只掏了一半承包费,划算得很。”张国顺说。园艺村村委会主任王森林说,2023年,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余元,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红寺堡再谋幸福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这里会聚着23.5万宁南山区移民,脱贫后成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也是闽宁协作关注的焦点:2023年,红寺堡区争取闽宁协作资金7140万元,落实社会帮扶资金1505万元,实施闽宁项目44个,转移就业11105人……

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夏日里繁花锦簇草木葱,映衬着墙愈白、瓦更灰。永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浩说,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处没有开发的荒滩,能变成现在的人气景点,离不开闽宁协作资金的支持,如今这里成排的民宿迎来了四方游客,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加了群众收入。

永新村现有62家民宿小院,尤以买学平家的“移民客栈”最为大气:一楼是餐饮和超市,二层是标准间,楼后是可以休闲的农家大院。买学平说,他从海原县老家搬到红寺堡24年了,“移民客栈”投资200多万元,能一次招待六七十位客人。农家饭,地道又有特色,游客们吃着放心,价格也便宜,民宿和游客互利共赢。

红寺堡区葡萄酒屡获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市场销路却有待拓宽。作为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挂职红寺堡区的干部,现任红寺堡区委副书记、副区长的陈荣煌发起了一场“红酒约‘惠’”行动,在惠安县积极推介宣传。惠安企业家群体认购红寺堡红酒118吨,价值700余万元。“今年夏天,我们还要再举办一次红酒认购会。”陈荣煌说。

针对红寺堡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陈荣煌等福建挂职干部推动建设红寺堡区闽宁产业园,引进投资7.5亿元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让闽宁协作资金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今年帮扶红寺堡区聚焦产业、就业等关键项目,让红寺堡广大移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陈荣煌表示。

三营镇恒产恒心

三营镇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在这里坐落着多个移民新村。

移民村安和村的村西建有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正值黄芪出苗,数十名妇女正在除草。据基地负责人连宇淼介绍,药材育苗除草阶段,日用工量有60多人;挖苗移栽时,日用工量会增加到300人左右;常年用工的药材初加工,就在安和村闽宁协作就业帮扶车间里进行。

“早上,我把娃送去学校,七点半过来除草,下午早点干完也不影响接娃。”马玲玲是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员工,在这里工作3年多。马玲玲本是原州区炭山乡人,“老家都是山地,离城又远,想打工都没机会。”搬迁到安和村后,她从家走到药材基地只需七八分钟,方便得很。

连宇淼说,当地气候土壤十分适合种植中药材,除了规模种植黄芪,银柴胡和板蓝根也已试种成功,大规模推广在即,届时能解决更多移民群众就业。

安和村还建有占地106亩的现代化肉牛养殖场,3棚肉牛为村民所有,4棚肉牛为村集体所有。其中,就有180万元闽宁协作资金购买的130头育肥牛,用以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1年,村民马吉全把17头肉牛折价入股,来了个“出户入园”,加盟刚刚成立的安和村肉牛养殖场,场地和水电都免费。当年年底,他就拿到了分红,第二年他又添了新牛,年年拿分红,甜头不断。马吉全说,牛“出户入园”后,院子里拆除了牛棚,改种了果树,新开了菜园,不仅卫生,还增添了经济效益。如今,马吉全还当上了养殖场的“牛倌”,又多了一份收入。

2023年,安和村肉牛养殖场共分红41.8万元,当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78元。

三营镇副镇长马耀珍感慨道,在闽宁协作的带动下,三营镇移民群众的致富门路越来越多,大家扎根新家园的恒心弥坚,他乡遂成故乡。

--> 2024-06-19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4240.html 1 戈壁滩上走出康庄大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