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家门口的产业园

“我家出了大学生,大孙子海健去年考上了南华大学。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从大山走到平川,这里学校好、医疗好、生活好,啥都好!”6月11日,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海国宝告诉记者,他儿子在镇上的立兰酒庄做技术员,月工资7000元;儿媳在原隆村幼儿园当保洁员,月工资2000元,“现在,村里哪家门前不停着一两辆私家车?在老家5年的变化都赶不上这里1年的变化。”

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周德强介绍,“2016年后,闽宁镇利用闽宁协作帮扶资金,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仅教育方面,就建成中学2所、小学9所、幼儿园9所,村村都有幼儿园和小学,10238名适龄儿童全部就近入学,全镇平均每年新入学的大专以上学生有400多人。”

驱车驶入闽宁产业园,平坦的道路两边绿化带郁郁葱葱,办公楼、商业楼及16栋厂房排列整齐,产业园西邻便是乌玛高速,物流交通十分便利。

为了让闽宁镇成为东部产业转移投资的沃土,闽宁两省区整合协作力量,在闽宁镇建设闽宁产业园。以葡萄酒及其延伸产业链、绿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主要招商方向,力争培育一批特色明显、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集群,带动当地移民就业增收。

“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439亩,建成后固定资产投资超20亿元,由永宁县和厦门市湖里、思明两区共同开发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7亿多元,并成功招引落地企业12家。园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年税收1亿元,解决就业3500人。”宁夏闽宁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圣谕说。

宁夏捷能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最早进驻产业园,已累计为当地移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30岁的公司总经理助理马娟娟,10年前跟随父母从老家隆德县搬迁到原隆村,2020年进入捷能通公司,她从办公室文员做起,经过4年历练,一步步成长为公司中层干部。

“我自小在山里长大,性格很腼腆,根本不敢跟人交流。来到捷能通后,通过外出参展、交流学习、接待客户,让我快速成长,现在面对上百人发言,一点儿也不发怵。”马娟娟自信地说。

自2016年以来,闽宁镇争取东西协作资金累计达4.84亿元,实施闽宁协作项目93个,建成了原隆村养殖园区、园艺村第三代设施温棚园区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生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农业工程。

“总书记视察原隆村后,原隆村人的精神面貌大变样,‘等、靠、要’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致富意识越来越强。如今,原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6年的6393元,增加到现在的13500元,增长了111.2%。”原隆村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晓燕说。

--> 2024-06-19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4242.html 1 家门口的产业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