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投诉站里的解铃人

本报记者 刘惠媛 文/图

固原市公安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护校安园”工作。

固原市公安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护校安园”工作。

“遇到困难可以求助老师和我们,一声不响地离家出走,万一出事咋办?”

“你们当父母的也是,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么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

近日,在处理一起少年负气离家出走的报警时,固原市公安局原州区分局三营派出所所长何义清将少年的父母领到未成年人权益投诉站,耐心劝导父母,对孩子进行安抚。5月底,群众王某某报警,称其13岁的孩子放学后一直没回家,四处寻找未果。接警后,何义清和同事根据家属提供的相貌特征,立即对辖区网吧、台球室等场所进行排查,同时广泛征集线索。1个小时后,终于找到孩子。经了解,孩子学习压力大,在学校又遇到不顺心的事,正当孩子心情烦闷时,其母亲又因家庭琐事唠叨训诫,导致孩子一时无法排解烦闷,离家出走。

“十几岁的孩子很容易因为无法跟父母沟通,导致想不开、厌学、离家出走。”何义清说,不久前,该辖区有3个学生因在校被老师误会批评,一气之下组团出走。随后,何义清将他们找回,在家长的陪同下耐心劝解,打开了3人的心结。

“基层民警除了及时开展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开展摸排、管理、帮教活动,有时候还充当特殊老师,从教育根源入手拉他们一把,更是从法治方面全方位守护他们的健康和平安。”6月4日,宁夏公安厅治安总队有关负责人说。

原州区张易中学的一位老师向辖区原州区公安分局张易派出所民警求助,一名学生有厌学情绪,希望民警能帮助劝说。因民警经常去学校做法治宣讲,跟学校的孩子们比较熟络,当民警坐在这名同学面前时,只见男孩情绪低落、欲言又止,在耐心询问下,男孩终于说出心中的苦恼:“我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住校的,很不适应校园生活环境。”民警了解到男孩内心有自卑感、不善言谈、无人倾诉,与家长、老师缺乏沟通,从而产生自闭心理、厌学情绪。派出所民警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排解不良情绪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与老师家长及同学多沟通交流,循循善诱地对其进行开导,男孩慢慢地解开心结。

截至目前,全区219个派出所全部建立了家庭暴力、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案件投诉站。

我区公安机关通过投诉站的建设,一方面以“零容忍”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工作,加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还在办案区建设并设立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对未成年被害人一次性完成询问案情及同步录音录像、人身检查及检材提取、辨认嫌疑人等案件证据收集,并适时开展心理咨询、疏导等工作,从细节上给予未成年人关怀和帮助。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权益案件投诉站会对中高风险等级的未成年人定期进行家访和家庭教育,开展行为偏差学生帮扶教育等工作,还会协助民政、教育、卫健等部门开展短期监护缺失儿童的临时监护等。

--> 2024-06-27 本报记者 刘惠媛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5067.html 1 投诉站里的解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