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传统提倡“文史哲不分离”,文史哲融为一体、化而为一的境界,是理解中华文明独特的心灵结构、情感空间、思维特征的一个关键。
优秀的作品,将艺术之审美、文学之情意、史学之时空、哲学之问思紧密结合,在相互交融中对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进行整体性的体验感悟,六盘山文艺副刊力求向这个美好的境界不断努力。
编辑大量选稿,精心改稿,坚守版面质量,积极邀约本土作家撰写原创、首发好稿,以正能量加强副刊版面引导力度,提升报纸文艺质量与文化品质。
《油画“礼赞黄河”创作谈》,深刻挖掘黄河对艺术创作研究的重要意义。绘画是艺术家对人生、生活、自然与艺术的态度,将内心的情感具象化,通过作品呈现出来。艺术创作具备个人独特的风格和语言,创作者追求的不仅是画面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更是能够与观者产生情感心灵上的共鸣。
《生命的辨识度》,提出做有美的辨识度的人是每一个个体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能辨识他者,而且要能辨识自我,更重要的是要能辨识义理。义理是关于人事物的意义和道理,是合于一定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通俗来说,辨识义理就是要能辨识好恶美丑、真假智愚、公平偏私、正义邪恶,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
《柳树礼赞》,歌颂柳树不怕狂风暴雨,不畏电闪雷劈,刚强不屈、从容淡定的傲然之气。杨柳既没有白杨那高大挺拔的身姿,也没有松柏的伟岸雄浑,像出生贫苦家庭的孩子,吃苦耐劳,在生活上没有过多的要求,无限地伸展着生命的触角,遍布于乡村、城市,扎根于荒原、大漠,精神可嘉。
《出海》,表达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与巨浪同在的勇气。《春望》,描摹故乡桃花,灼灼其华,浪漫的信使,丰饶塞上。作家们以诗歌赞美劳动者,展现同心奔小康、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