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油画《礼赞黄河》创作谈

马飞龙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被视为中华民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滋养着千千万万的黄河儿女。黄河儿女们在黄河的滋养下生生息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黄河的文明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正具有时代性的艺术作品,要体现出创作者对这个时代的真切感受与深入思考。

我从2018年开始挖掘创作以黄河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创作了《丰年图》《吉日》《黄河人家》系列作品,这类作品以黄河“几字弯”沿线农村生活场景为主要表现形式,风格已趋成熟。其中《丰年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丰年图之三》被深圳大芬美术馆收藏,作品《黄河人家》入选《天下黄河—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生担任总策划,历时6年,在9个省(市)巡展4年,《黄河人家》在展出期间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是我个人创作生涯中重要的里程碑。《礼赞黄河》查阅大量资料,翻阅绘画书籍,请教书画名家,凝聚大量心血,整个创作历时13个月,最终以饱满的完整的振奋人心的效果呈现给观者。

《礼赞黄河》是继《丰年图》之后的又一次以“黄河大丰收”为主题的大尺幅创作,作品高230cm、宽190cm。场面壮观宏伟,运用表现性的创作手法,有意减弱具象写实的造型要求,更注重神似的发挥。整幅作品以红、黄、黑、白为主色调。黄色为背景色,是炙热的阳光下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人物造型质朴凝练,高度概括,形象更符合西北地区人的精神面貌。造型上略微夸张变形,人物饱满坚实,体格健硕,宛如磐石,既有地方特色又贴近现实。人物服饰以大红、黑、土黄、蓝色为主,农忙时常佩戴着金黄色草帽和毡帽。服饰的演变与西北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有紧密联系。装满粮食的白色麻袋,在画面中既有透气的作用,又体现了丰硕的收成。整幅作品色彩运用大胆而丰富,鲜明而深沉,笔触细腻,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中的人物表情、神态、动作各不相同,但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打磨,每一个人物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姿态达到了统一和谐,从而产生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品从多个维度来阐释主题。画面的背景是5孔窑洞,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窑洞上红色的五角星耀眼夺目,是中华红色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

以乡土为主题的创作往往具备真实、质朴、温厚、沉重、凝聚的画面气质。黑红色的皮肤是日积月累太阳暴晒形成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印记,与金黄色的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人物憨厚淳朴,直爽豪放,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红色脱粒机轰轰作响,金色的玉米粒像黄河的水一样喷涌而出,人群中有拿大宽铁锨把玉米添进脱粒机里的,有拿扫帚把飞溅到周遭的玉米粒扫回到玉米堆上的,有给装满玉米的袋子扎口结的,有剥玉米筛玉米粒的,有往车上搬运沉甸甸袋子的,有送饭送水的老人,有欢呼雀跃的孩子,还有系着红领巾的少年……丰收的喜悦在秋风中荡漾,硕果累累的景象如诗如画,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这是劳动者最美好的时刻。他们为丰收忙碌着,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常年与黄土打交道,与黄土融为一体,他们平凡又伟大,他们像高唱的花儿一样,响亮又充满活力。

黄河流域土地肥沃,华夏儿女勤勤恳恳,坚韧顽强,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者,成熟稳重睿智从容的中年,勤劳节俭善良朴素的妇女,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少年,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童,他们既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黄河儿女的缩影。靠天吃饭早已成为历史,现代化农业技术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从原始的狩猎采集,到现代的农业科技;从被动地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到主动地种植各种粮食蔬菜。他们依赖自然,敬畏自然,在千百年的历史更迭中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如同沉甸甸的果实,浸润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画面正中心是一台大红色的收割机,上面有两个字眼格外醒目,一个是“丰”字,另一个是“2021”。“丰”代表着大丰收,粮食丰收就可以吃上饱饭。2021年是我们国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机的投入为农民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丰收方式。红色的收割机是新时代我们掌握科技的力量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见证。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量,还降低了农业劳动的强度,让农民们更好地享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画面里金色的种子从红色的脱粒机中喷涌而出,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一粒粒种子饱满而结实,粮食堆砌成一个个金子般的小山,玉米象征着中国农村的丰富资源,而这个堆积如山的画面,则代表了农民的辛勤付出。秋收时节,丰收的喜讯传遍黄河两岸。农民们的辛勤劳作,现代农机的投入,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村大丰收的美好画卷。

画面共有75个人,寓意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个数字的非同寻常意义,体现了中国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出现的75个人像你我,由年少懵懂的孩童成长为像父辈们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像父辈们在坚实的岁月里撑起的伟岸天空;是我们在理解感悟生命的真谛后恰好与年少时光的重合,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过去的自己相遇,感受到了岁月的温暖,每一个场景都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位于画面正中间的三角形在整幅作品的正中心,也是视觉重心,构图上极具稳定性,脱粒机中喷涌而出的种子也对应着正下方农民饭碗中满满盛放的粮食,一个细节其实是整个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点,将整幅作品的思想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画面中出现的背篓、簸箕、石碾、扫把与现代化农业机器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是千百年来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演变,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曾困扰中国的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创作过程中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与画面两两相望,总使我思绪万千,内心澎湃。从创作初期的小稿子到画布上的反复调整打磨,无数个夜里通宵达旦,整个创作过程虽漫长艰辛,但我的内心却丰盈而喜悦。我总有太多的话想倾诉,我感受到新时代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就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回馈社会,回报人民。同时也更真切地看到日益成长不断精进的自己,希望通过作品传递的情感和主题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

作者简介:马飞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创作员。

--> 2024-07-08 马飞龙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6238.html 1 油画《礼赞黄河》创作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