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教育人才

王 柯 徐 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高等教育领域愈发重视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音乐文化的多元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一环。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侧重于技能训练与理论传授,但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音乐文化多元化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必须突破常规,通过整合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构建一个既根植于本土文化又开放包容的音乐教育体系,以此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时,音乐教育强调的是融合与创造,它不仅要致力于传授音乐知识与技巧,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文化理解力。通过开设多元文化音乐课程、跨学科音乐项目合作、现代科技与音乐教学融合等改革手段,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不同音乐风格、理解多元文化背景的广阔舞台。这样的教育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体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全球化视野下审视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促进了文化敏感性和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总之,高校音乐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艺术修养的孵化器,更是文化理解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皿。通过深化音乐教育改革,构建多元化、创新导向的教育体系,我国高校不仅能够培育出具备深厚音乐素养的专业人才,更能为社会输送拥有广阔国际视野、强大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音乐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意义深远且影响多维。其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音乐是一种高度创意的艺术形式,它要求创作者和表演者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教育,学生能够在旋律、和声、节奏的探索中锻炼创新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质。其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上,音乐课程可能侧重于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等领域,而适度融入新兴音乐风格,如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不仅能打破教学的单调性,还能使学生接触到音乐领域的最新趋势,拓宽学生的审美边界,增强他们对音乐行业动态的敏锐度,促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音乐语境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主动了解音乐产业的知识结构与未来走向。其三,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理解及跨学科学习。在全球化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有助于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音乐作为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跨越文化和国界,高校音乐教育通过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和传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学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其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数学、物理、语言、历史等多个学科均有着紧密联系。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将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通过对跨学科项目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四,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情感智力与人文素养。音乐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情感表达工具,参与音乐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通过合奏、合唱等集体活动,也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领导力和沟通能力。此外,创新往往源自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度感悟,音乐教育作为既传授音乐技巧,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的关键环节,能够助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创造出既有实用价值又能触动人心的作品或解决方案。为此,要通过高校音乐教育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要明确高校音乐教育学科定位,完善音乐课堂教学体系。首先,要强化学科交叉融合。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音乐理论与技能的传授,而应与艺术史、美学、文化研究、心理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教育体系。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培养他们从多元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思维的美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注重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实践活动,尤其是激励他们在数字音乐、音乐科技等新兴领域进行探索创新。通过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体验音乐与科技的结合,激发创新潜能,提升艺术实践与创新能力。再次,要强调文化传承与国际视野。各高校要依托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丰富对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的教学,同时引入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比较音乐学、世界音乐欣赏等课程,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增强文化认同与跨文化能力。

要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推进音乐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转变任务,即从传统单一的西方音乐知识体系中走出来,转而构建一个融合本土文化、彰显多元文化视野的新型音乐教育体系。这种转型不仅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复合型音乐师资的需求,更是为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独特价值。首先,高校音乐教育应通过深化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多元音乐知识的平台。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交汇点上,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更能深入探索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如民族音乐、民间歌曲、戏曲音乐等,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音乐语言,还培养了跨文化理解与尊重的能力,是创新性思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高校音乐教育要强调本土音乐教育的主体性。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同时这也是创新型人才形成独特创作风格和视角的基础。当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时,他们便能在音乐创作中注入个性化表达,进而推动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再者,高校音乐教育要强化跨学科融合策略。高校可将音乐与科技、教育学、社会学等相结合,以拓宽学生知识边界,促进音乐与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创新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多领域资源整合能力。再次,高校音乐教育要加强现代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应用。可通过数字化资源、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方式,加强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演绎。这不仅能够提升音乐教育的普及性和互动性,也能鼓励学生利用新技术进行音乐创作和教育实验,为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拓新的可能性,从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成为既精通音乐艺术,又具备跨文化理解、创新思维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进而为音乐艺术的繁荣和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音乐教育教学新范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文学科的面貌,也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音乐教育领域内,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习资源、优化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响应时代的召唤,通过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重塑教学形态,创新教育路径。首先,要充分发挥智慧教育平台的赋能作用。在线课程、智慧课堂及直播教学等网络学习平台的兴起,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接触到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资源,从民族音乐到戏剧戏曲,再到音乐教育理论,均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促进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其次,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嵌入。云班课、博思白板等教学辅助软件的使用,可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方式,实现教学活动的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促进了师生互动,营造了活跃的探究式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参与过程中可获得即时反馈,增强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也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精准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秩序的一种创新性重构。尤为重要的是,高校音乐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助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促进其从单一技能向音乐技能与信息技术应用“双专”的转变,进而为音乐教育的创新实践开辟新空间。同时,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音乐教育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音乐教育人才。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 2024-07-28 王 柯 徐 晨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8466.html 1 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教育人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