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校育人视域,艺术不仅仅是一个美学范畴的概念,它具备广泛的联结领域与多重的学术定义,既可以是民族文化标识、情感表达媒介,又可以是伦理道德载体及社会批判途径。其中,艺术与思政之间存在密切、高度统一的关系。例如,在教育导向上,两者都旨在引导教育对象“向善、尽美、崇德、知义”;在教育体验上,两者都表现出抽象、感性、人文等质感。基于此,高校艺术教育不应局囿自封在“美的技艺”的空间,而应以“德艺双馨”为方向、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艺以修身”为手段,消解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脱节现象,为两者构建深度联通、全面立体的协同体系,据此生成“艺术+思政”的育人合力。
聚焦价值发掘,构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课程协同体系。聚焦专业领域分析,艺术、思政教育价值存在“既独立又一致”的特点。其中,在独立视域下,艺术教育价值侧重于文化认知、情感表达、技能训练,对美的识别、赏析、生产及创造力的发展等;而思政教育价值侧重于对道德伦理、历史认知、法治意识、政治信仰及价值观念等的培育。在一致视域下,艺术、思政教育均表现出“人本主义”价值理念,两者的共同价值包括引领文化传承、纠正意识形态、践行立德树人、助力全面发展等。据此,聚焦“艺术+思政”育人体系的价值发掘,要围绕“三教元素”构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课程协同体系。其一,开发“艺术+思政”教材。以艺术类、思政类专业教材为蓝本,既要注重从艺术文本中发掘思政元素,向艺术文本中导入思政概念、定义及元素,也要注重对思政文本中艺术要素的显化,或将特定艺术素材(如红色歌曲)纳入思政教材开发过程中。其二,培育“艺术+思政”复合型教师。较为直接、高效的方式是聘任具备艺术素养及思政素养俱佳的教师。此外,从师资队伍优化建设角度出发,也可以强化对艺术教师思政素养的培训,以及提高思政教师的艺术文化修养,使其达到“德艺双修”的境界。其三,创设“艺术+思政”教法体系。鉴于艺术、思政跨域育人的特点,教法体系重构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探究,将传统“宣讲教法体系”转型为项目式、情境式、主题式、反思式等教法。例如,围绕红色歌曲《南泥湾》展开主题、歌词、历史及人物等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艰苦奋斗”这一美德。
赋能创作变革,构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协同体系。客观上,艺术作品是很好的思想、情感、理念及价值观的承载体,可以以赋能创作变革为抓手,加强思政元素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协同体系。一方面,结合艺术创作过程搭建思政教育平台。鉴于艺术创作途径的多样性(如歌舞、戏曲、摄影等),它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包容性较高的实践平台。例如,高校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组织艺术创作大赛,不限定艺术专业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完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系统复盘与深入解读,从主观层面筛选契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以艺术创作践行思政教育价值内涵。思政教育包含了庞大且复杂的内涵体系,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法治素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可以将艺术创作过程视为思政教育价值内涵的“内化过程”。例如,在现代红歌创作过程中,除了加强对编曲、作词、演奏及歌唱等艺术技巧的指导,还可同时展开对“党的精神谱系”的阐释,为学生呈现具象生动的艺术思政课。
通过资源整合,构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要素协同体系。显而易见,以谋求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为目标,重构而成的育人体系就具有了“跨学科”及“跨专业”特征。相应地,艺术教育、思政教育两个领域的资源也要打破封闭状态,形成具有一定交集的“资源池”,以此来构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要素协同体系。其一,可通过开辟新课程,构建“艺术+思政”要素协同体系。即开设具有跨域特征的课程,如“艺术哲学”“艺术学概论”“艺术创作与社会变迁”等,将艺术要素与思政要素整合到同一课堂教学情境中。其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艺术+思政”要素协同体系。借鉴常规教材及数字慕课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东西方、古现代、各民族的艺术资源,借助新媒体建立系统性对比、赏析、批判、分享等功能教育平台,通过大数据提炼多元艺术形式中的人文、历史、生态、政治等思政教育要素。其三,联动多元主体构建“艺术+思政”要素协同体系。可包括一定区域内的美术馆、军博馆、文化馆等主体,以高校为中心构建联动机制,拓宽“艺术+思政”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实现多维空间内的“艺术+思政”要素协同。
优化文化情境,构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生态协同体系。从教育实施维度分析,艺术、思政两类课程都不可脱离中国特定的文化情境,包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党史文化”等。因此,优化文化情境是构建“艺术+思政”生态协同体系的应有之义。一方面,要为校园文化注入“艺术+思政”要素,打造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部生态协同机制。可基于“五育协同”理念突出“美”(艺术)与“德”(思政)的协同关系,确保校园文化情境中“思政对艺术统领”的效能得到发挥。例如,在高校广场、雕塑、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思政浸润与感染价值,次要才是考虑艺术审美及观赏价值。整体上,校园文化情境下要确保艺术要素与思政要素的生态均衡,促进“美与德”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将“艺术+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引入大众文化领域,形成更为广阔的外部生态协同机制。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创作、排练、推出一系列“艺术公益项目”,深入民间、乡村、社区等大众文化场域,自觉践行“二为”方针,检验艺术思政效果。
整体上,“艺思协同”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创新方向,这一形式不仅为构建“大思政”体系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也强化了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效应,有助于为社会输送“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政府、高校、社会等各主体应在顶层设计、内容供给、队伍建设、活动载体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寓教于艺、以文化人的美育思政“大课堂”,进而落实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育人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