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设计美学等的交叉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注重艺术、科技和设计的融合,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解决人与空间环境问题。但是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模式等已不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新质生产力正以数字技术引领科技革命的背景下,AI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加快了艺术创作的速度,还可以丰富设计语言、扩充设计内容,更好地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智能化和创新化发展。
Al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密不可分、互促互进,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创作空间与生产格局。对于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重构的环境艺术设计而言,AI的运用是形势使然,更是时代必然,具有多层面的价值意蕴。
首先,Al可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和精确度。一方面,设计师基于对话型大语言模型,可以实现设计主题、设计概念、色彩搭配的快速生成,从而减少设计师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在此过程中,整体设计方案也可根据场景信息的多次修改进行重复性调整,这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创意基础,推动了设计创造性地回归;另一方面,大量理性分析及文案设计的工作也可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来精准实施,进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效率。其次,Al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和灵活性。如涉及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多领域的Midjourney人工智能程序,兼具技术性及实用性,可通过用户的文本输入生成各类型图像,包括图形绘制、布局设计、色彩搭配等。将其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设计师可获取自动生成的效果图、线稿等,这为多元化创意提供了展示平台,增强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同时,该工具可根据不同的设计主题及设计风格,生成多样性的视觉内容,帮助设计师寻找灵感,形成创意思维发散点。再次,利用AI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降低设计成本和风险。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为设计师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支持及设计依据,也可通过历史设计数据内在规律的挖掘,助力设计师探寻新的设计元素,进而提高设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风险;另一方面,利用图像合成和优化工具,设计师可以通过简单手绘或文本输入生成效果图,或对图像进行风格细化与效果优化,获得精准的图像视觉效果。
Al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理清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中的生产关系,需进一步寻求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共创美学新路径,积极回应技术之问、文化之问、时代之问,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以人机协作新业态打造艺术创作的共创美学,激活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师要秉持人文精神及社会关怀,依托互联网平台及计算机软件,运用新的AI技术发展成果,丰富融合发展路径,突破创作时空限制,实现创意的更自由呈现与表达。要将AI当作一个具有创造性及自主性的合作者,基于对其的指导调试,让计算机自动生成艺术设计作品,与AI算法共同完成对空间元素的整合设计。要基于已有的创作观念及知识背景对AI进行投喂式训练,使其在自主学习之后可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生成,产生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以推动新技术革命语境下人机协作共创美学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要以共创美学新模式探索文化强国新路径,解放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跃迁,AI等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此情境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要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对文化艺术创新的重要指引,在人机协作模式下,实现AI海量资源库对中国文化的强大赋能,进而为文化强国战略贡献强大支撑力量。具体而言,可以大模型和数据集为基座,以艺术与视觉为消费手段,为受众打造一场文化视觉盛宴,让其在艺术作品展览参观中感悟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可以AI技术的交互性使设计效果的呈现更加直接和生动,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群体的视觉、听觉需求,提升用户的心灵体验和艺术体验;可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识别人们的情绪和意图,从而使艺术设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实现艺术作品供给和用户需求的有效对接,让人人成为创作者,使图像生成“民主化”。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