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李季在“三边”工作时,创作发表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如陈酿美酒,历久弥香,是“三边”沃土结出的硕果。在未完成的遗作《三边在哪里》中,李季写道:“离开了三边的生活基础,我是很难写诗的,我的诗就失去了光。三边的沙漠和小米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它是我长时期取用不尽的诗的源泉。”
《洞见孩子的内心》,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主观和独特的东西。因此,身为教育者,千万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法则来教育儿童,而要了解儿童独特的个性。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多研究这方面的著作和好的方法,见微知著,在孩子未形成障碍前,能有效预防问题的产生,从而使孩子在正确的指引下良性发展,茁壮成长。
无论是文化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应遵循客观、严谨的作风。
史学大家陈寅恪主张研究历史文化,不能主题先行,可以大胆设想,但要有一分证据,下一分结论,这种客观、严谨的学术风格值得我们学习。
陈寅恪提倡先建立学问的“大框架”,再把关键点串起来,以小见大。比如说,用俯视的视角,对某一领域历史文化作出总体判断,然后从中寻找关键时期、关键问题和关键人物,再专攻课题。比如,研究某个朝代的个人,既体现个人情怀,也要体现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横切面。
陈寅恪治学,主张求真、求精、求直、求新,寻找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求真,就是要确保史料收集考证的完备和确凿。据说钱穆写完《国史大纲》后,请陈寅恪提意见。陈寅恪说:“惟恨书中所引未祥出处,难以遍检”,这话说得委婉,其实是说钱穆引用材料不注明全部出处,不符合学术规范,也不利于学术交流。钱穆承认这确实是缺陷。
求精,就是要具备从历史材料里提取精华信息的能力。不少学者比拼谁搜集的材料多,但只是摆在那里,没形成自己的观点。陈寅恪主张要精选材料,并重新分析、组合,提出新的解释框架。
求直,就是要真实,如实呈现自己的发现。求新,就是定义新问题,寻找新答案。比如说,他从典籍中考证出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原型,以小见大地揭示了文化交互融合的过程。
沿着学者们的思想路径,当今的人们,可以探索出更多与时俱进的文化研究之路。陈寅恪说自己的学问是“不古不今之学”。其实,这位学者的一大价值正是在于,包容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