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强调各领域改革的“整体性”,要求必须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强调要着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总结改革经验教训、研究改革落实发展规律,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加快改革步伐以破解发展难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改革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在新时代背景下,改革关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首先需要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把握改革的核心要义和发展脉络,形成正确的改革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改革路径,确保改革措施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其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对过往改革历程的学习研究,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当前的具体环境加以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避免重蹈覆辙。此外,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其科学理论指导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本原因,还要学会运用其分析框架去处理实际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与群众路线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改革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在强化问题意识方面,必须要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去。可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基层的声音,以便更准确把握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地推进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改革不断向前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基层探索新的改革模式和方法;给予地方和基层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发展路径;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表彰那些在改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以此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活力。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的重要工具。构建智能服务平台,可以大大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更便捷的参与渠道;还可以加强在线监督机制,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真正惠及民众;以政府网站为支撑,以网络问政、政府开放日等为依托,积极开展政民互动,及时回应民众关切。
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与方法
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参与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培养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共同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改革的道路上,每一次尝试都可能是向着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即使遭遇失败,也能从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步行动积累宝贵经验。因此,面对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往直前。人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当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以充分发挥人才在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为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帮助发现新思路、新方法,从而加快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效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此外,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数字上的增长或指标的完成,而应真正落实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改革措施时,必须树立长远眼光,追求实质性成果,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与利益,不慕虚荣、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确保改革措施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要避免急功近利,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政绩,而忽视了改革的真正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工厂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要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诚之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致力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策略,还需要有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支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阻碍,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