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而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必然包含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海内外传播,让世界人民借由中华文化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中国、了解中华民族,推动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树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现如今,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足以改变文化传播形态与模式的程度,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传播效率大幅提升、信息匹配机制得到了充分优化。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形式,文化传播融入AI、VR、AR、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体系已成为常态,尤其是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幅增强了中华文化传播的广度、强度与效度,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充沛动力,成为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与影响力的有力助手。因此,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特点与表现,结合现实文化发展需要,找到更加科学高效的文化传播路径,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亦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文化传播的价值体现
首先是丰富了内容表现形式,提升了中华文化传播效度。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文化产品创新,丰富了文化产品种类,改变了文化表现形式。文化传播不应该只局限于纸质图书阅读或影音视频播放,智能数字图书馆、交互体验感十足的博物艺术展馆、大型3D文化网游、沉浸式数字文化体验馆、影音动画、智能机器人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化内容。中华文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人们能够精准迅速地获得自己想要的文化内容,并获得新奇的文化体验,大大提升了文化传播效度。其次是增强了用户体验,提高了文化传播强度。数字化的文化传播形式并不会削弱用户的文化学习体验,相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处理、视觉呈现、感官体验增强等方面的优势,所生成的文化产品细节丰富、视觉渲染到位、感官体验真实,甚至超过了线下实物观赏体验。且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为载体的矩阵式文化传播媒介,使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频次和深度得到增强,在潜移默化中就完成了文化传播教育,有力增强了文化传播强度。最后是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借助高速率的互联网和强大的智能传播设备,文化传播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让世界各地的中华文化爱好者实时享受到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并参与文化互动,VR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赋予用户深度文化学习体验,让用户身临其境享受高质量文化服务。应当说,信息化人工智能为提高文化传播广度与深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工智能助力中华文化传播的着力点
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华文化传播,需要考虑智能传播技术对文化传播生态全链条的影响,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文化内容的投放分发、产品使用体验反馈等环节,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参与。但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文化传播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要在明晰文化传播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合适的人工智能技术参与文化传播发展的具体工作,或是优化视觉设计,或是构建高效流畅的数字媒体传播矩阵,为中华文化数字化、智能化传播奠定基础。
以人工智能助力文化产品生产。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文化产品形态和内容体裁从简单的文字、影音视频扩展到如今的H5、动画、AR等,消费模式从传统的静态展示到如今支持用户深度参与、与产品互动的交互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文化消费体验。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行文化内容的智能生成,有效提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其中由人工智能提供的语言翻译服务,能够为中华文化的译介出版、跨文化传播提供助力。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拿短视频制作来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视频内容的精准定位,识别视频中的人物、物体、场景、字体等多种元素,进行图转文、画质升级、视频防抖处理、AI智能内容润色,能够大幅提升作品质量,创作出更优质的短视频。
以人工智能助力文化产品的投放分发。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推荐引擎技术的融入,使文化产品的投放分发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传统的广播式分发到精准定位到个人的个性化分发,表明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形式已经发生巨大转变。这一技术在文化社交和新闻媒体App中应用比较广泛,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的算法模型,能够根据用户文化偏好和检索习惯,精准地向用户推送内容。但文化产品的传播不能完全依赖算法模型的推动,每个人的审美偏好和对优质文化产品的定义有所不同,必须为用户主动检索提供技术支撑,需要从丰富检索功能、构建一站式搜索服务机制、细化标签分类、提升内容检索精度、强化用户行为分析、夯实个性化检索技术基础等方向发力。
以人工智能助力产品反馈信息搜集。文化内容、文化产品是否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喜爱,这需要对用户反馈的产品信息进行分析,比如阅读量、点赞数、转发量等,这些信息是受众对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直接反馈,也是衡量文化传播质量的指标之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受众普遍喜爱的文化内容或产品进行特征分析,能够得到更加客观精准的产品优化建议,为文化内容创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完善的建议。同时,要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搜集受众对文化内容产品作出的直接评价,并深入分析这些评价信息,为提供文化内容或产品优化提供量化的完善数据。
人工智能助力中华文化传播中的具体应用
以人工智能盘活文化资源,推动优质文化深度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时间、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已经失传、流失海外或湮灭在尘土中,如圆明园、十二兽首以及更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为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其文化魅力而扼腕叹息。但随着VR技术的发展成熟,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重塑文化古迹、传统文化工艺、文化珍品。通过古迹模型来构建一个等比例还原的历史世界,让人们“穿越时空”去与已经消失的文化珍品、古迹、工艺会面,近距离感受其文化内涵、艺术魅力。AR技术则是将虚拟影像与真实环境相融合,让具有历史感的影像内容在残存着当时历史风貌的环境中播放,让人们沉浸式地观赏到鲜活的传统历史文化。这一文化传播模式如今在许多历史文化景区中都有应用。
革新文化展馆运营模式,实施智能化运营管理。传统的博物馆、艺术展馆采用人工讲解,人工验票、客源分流,效率较低。而若能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场馆运营体系,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讲解,则能够大幅提升讲解效率。并对智能机器人进行适当训练,使其掌握深度学习技术,使机器人不仅能承担文化讲解的任务,还能在基本的历史文化讲解的基础上提供诸如验票迎宾、客源分流、文化延伸讲解、与观众互动等服务,将有效提升文化艺术展馆服务质量,提升运营效率。要鼓励文化艺术展馆根据自身运营需求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实施管理程序与逻辑优化,提高中华文化传播效率。
构建数字传媒传播矩阵,提升文化传播效能。各类优质中华文化要有意识地构建自身数字化传播矩阵,将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整合起来,以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其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推送和智能内容生成能力。将数字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有机融合起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线下文化传播活动提供智力支撑,包括方案制订、效果预演、机制匹配、信息反馈、优化升级等,以人工智能技术将线下传播与线上传播统筹起来,协同并进,达到最佳的文化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