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部体系的指导意见》《各级应急指挥部建设指导清单》要求,宁夏聚焦实战标准,坚持边建设、边应急、边完善,加快推进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进度。
一是着力加强应急指挥部基础建设。截至目前,全区28市、县(区)已全部完成应急指挥部场所选定和标识悬挂工作,指挥大厅、值班场所、会商研判室、备勤休息室等业务支撑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依托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预警指挥项目和航空应急项目建设,争取2.66亿元国债项目资金统筹推进全区各级应急指挥部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完善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应急指挥中心音视频改造、应急叫应(终端)自然灾害数据汇聚等19个标包项目。国债项目实施与各级应急指挥部基础建设和功能完善相互配套,融为一体,预计到11月底前全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的应急指挥调度格局,全面提升指挥系统抗灾能力和网络安全感知能力以及科技支撑保障能力。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对应急指挥部基础建设的保障力度,配齐配强应急响应期间前后方指挥部应急处置时涉及的办公类、会议类、通信类、保障类设施设备44项。
二是着力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应急指挥体系不断优化。提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调整优化应急指挥机构,将自治区应急管理指挥部调整到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下设的专项议事协调指挥机构之一,由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担任应急管理指挥部指挥长,指挥部日常管理工作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负责,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组成和应急职责,推动议事协调机构实战化运行。
建立联值联勤联战工作机制。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与国家消防救援局宁夏机动队伍、国能宁煤应急救援中心等8支骨干专业应急救援力量通过视联动力视频系统、370MHz多模融合终端实现24小时联合应急值守、值勤和战时调度指挥工作机制。建立信息报送周点名、月通报、季讲评、年考核及信息直报机制。截至目前,下发信息通报8期,召开约谈会议2次,周讲评24次。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报送紧急信息920条,同比增加379%。信息首报时效性明显提升,在事发1小时内报送的有81条,同比增加212%。尤其是一些重要紧急信息的报送案例得到了应急管理部的通报表扬。
建立完善视频会商调度联动机制。实现与水利、林草、住建、交通等25个部门和各市、县(区)应急部门的视频指挥调度24小时互联互通。坚持每周视频点名会商,开展常态化训练,接到自治区应急指挥部视频调度指令后,25个成员单位及各地应急管理局值班人员3分钟内到岗参加会商调度,规范指挥调度会议组织和流程,举办了全区应急指挥能力提升培训班,确保视频联通、值班在位、情况清楚、报告规范等调度要求落实到位。
三是着力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建立了全区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双叫应一抽查”工作机制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红色预警“叫应”机制。2024年以来,联合宁夏气象局及时发布应急预警提示信息88条,共覆盖881.56万人次。在自治区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录入区、市、县、乡、村五级应急责任人及重点企业负责人通讯录1.03万人次,利用周点名机制,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联络员及时更新应急责任人联络方式。预警期间,自治区应急指挥部可通过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直接叫应五级应急责任人及重点企业负责人。优化灾害事故分级响应流程,制定《自治区灾害事故应急响应工作手册》,配套开发“应急先锋”掌上处置手册。8月25日,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全区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后,自治区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成立了“8·25”险情处置现场指挥部,由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担任现场总指挥,同时,后方应急指挥部统一调度会商、综合协调,宣传、公安、水利等的8个工作组组长单位在自治区后方应急指挥部集中办公,联合处置,高效应对了强降雨过程。
四是着力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印发《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自治区基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全面推行乡镇(街道)“1个综合+N个分灾种”、村(社区)“一本通预案+N个处置卡片”模式。制定“三断”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围绕“断网、断电、断路”的实战要求,会同通信、电力等单位组织开展“尖兵2024”宁夏信息通信行业应急通信保障演练。对全区288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45支基层(乡镇)应急救援队伍、26支社会救援队伍,以及1935台(套)挖掘机、排水车、水泵等大型救援装备进行摸排建档、动态管理。年内连续两次争取国家资金1.47亿重点打造国家级救援队伍,自治区财政首次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补助7支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购置、应急演练、救援补偿。与中国民航宁夏监管局等7家单位联合建立了《自治区航空应急救援协作机制》,组织自治区“应急先锋·2024”抗震救灾联合应急演练,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各类应急演练3000余场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
水洞沟水库开挖泄洪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