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张译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折射出民族的共有信念与发展记忆,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与价值认同,进而促使个人或团体自发地投身于报效祖国的时代浪潮中。新时代,高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其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让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信仰得到充分激发,肩负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蕴

爱国主义在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含义,深度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是做好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具体而言,高校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下培养民族复兴有用之才的新需求,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型人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国家命运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唯有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爱国主义鲜活而真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引领学生树立并坚守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情感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未来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爱国主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中。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下,学生将紧密地树立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动员和鼓舞学生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而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民族复兴强大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将自身理想与祖国未来发展相结合,将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将自身热爱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结合起来。

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路径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高校既要注重思想引领与教育引导,也要注重实践培养,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具体路径中,高校要在遵守爱国主义教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进行系统性规划,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和辩证思考的能力,用创造性思维持续开创爱国主义教育新局面。

其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样化实践。新发展阶段,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更多鼓舞。要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开设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开展爱国主义专题调研活动,让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不断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激情。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微电影展示、情景式教学、专题式调研、公益性服务、虚拟仿真实验等活动,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二,完善校园文化,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在构建校园文化时,高校可以将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起来,发掘其中蕴含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春节等都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文艺会演活动,让大学生演绎经典剧目,使其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的变迁,体会历史名人、英雄烈士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奉献精神,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要建立起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相适应的协作育人机制,使之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相契合,形成“大思政”协作育人模式。

其三,拓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优化课程体系。新时代,党和政府发布的有关方针政策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高校要进一步拓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在对有关文件进行透彻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好主题,构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高校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加深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科学掌握,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量化,采用专家评价和教学评价等方法对教育成效进行综合评定。可采取师生教学座谈会、在线问卷调查、督导巡学等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价,把客观的评价资料与主观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将爱国教育贯彻到底。在教学过程中,则可通过构建智慧场馆,利用多媒体、VR、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场景演示,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还可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馆校共建、实施第二课堂教育或派遣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等方式,拓宽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提升课程质效。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民航大学专项“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3122019034〉研究成果)

--> 2024-11-24 张译元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0738.html 1 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