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举措。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突出“四个转变”,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向“党建引领”转变。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基层治理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通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从而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社会治理在正确的政治轨道上运行。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体制改革,以党建引领“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建立起党建引领的“全科网络”,在基层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线上线下高效联动的组织架构,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末梢神经”。要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治理需求,全力打造完整社区,不断优化条块服务供给。同时要通过党组织赋能基层党员,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机制,激活基层党组织细胞,厚植党在基层的基础。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向“协同共治”转变。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协同运行。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有效整合力量。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和理念,建立“一盘棋”机制,不断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的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发挥基层治理体系的协同、聚合、整体效应,汇聚起社会治理多元协同的合力。一方面要强化明责、赋能、减负等举措,推动“五项权力”落实到街道,推进执法试点工作,促使街道社区回归其主责主业;另一方面要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从服务出发构建协同共治,不断链接资源,吸引社区社会资本注入。构建多主体共同协商、合作治理、群策群力的规则体系,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向“系统专业”转变。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要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体制改革重点,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基层人员力量。要建立社区工作者“选、育、留、用”机制,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推进职业体系建设,健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分工合作、具体推动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志愿者队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运用法治压实主体责任,运用法治促进维权。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以法治化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提升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向“智慧治理”转变。要建立数字思维,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搭建一体化数据信息平台,促进多元主体互联互通。首先,要做好统筹规划布局,构建“智慧社区”云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共进,为基层社会治理中数字技术赋能效用的发挥提供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从而建设“跨业务、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跨地域”的数据治理体系和共享体系。重点要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式创新。加强政务服务便民渠道建设,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其次,要推动数据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整合数据资源,打破由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痼疾,促进基层部门间业务协作。最后,要促进数字化场景开发,因地制宜进行试点探索。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和个性化需求,打造一批基层数字化服务应用场景,实现基层治理需求与数字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对接。
(执笔:马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