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好日子,放在10多年前想都不敢想。”提及现在的生活,55岁的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南关村村民张吉全十分感慨:8年时间,他从一个地道的村民变身为“股东”,并成为村办物业公司的执行经理,日子越过越滋润。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6年,南关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村集体资产自主经营,探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南关村是典型的城中村,随着中卫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逐步成立的6家村办集体企业,让村集体资产达到了53193万元。是“分家产”一分了之,还是致力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大蛋糕共同富裕?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村党支部书记林建国带领村民们选择了后者。
“2016年2月,57名股东代表召开第一届滨河镇南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代表大会,当时用于股权量化的经营性净资产为14195.70万元。按照‘一人一股’的人口股设置办法,共配置股份654户、1870股,每股量化经营性净资产75913元。”林建国说,股份制改革过程中,最复杂、最易引起矛盾和争论的问题就是成员身份认定。股权量化中,对每个村民身份情况都要详细核查,力求不落一户、不错一股。所以南关村从2015年开始,就多次组织村“两委”、领导小组、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相关事宜。
那么,如何用好、管好这笔巨额村集体资产,使之保值、增值?南关村把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南关村在改革中划定一条底线:不能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不能把村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当地通过改革不仅盘活了集体各项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也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我在工地干过维修工、在厂房干过电工,为了养家糊口到处跑着下苦力,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张吉全说,“股改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不算个人工资,村上每年8项福利和1项分红,就已经能满足我们一家五口的日常开销了。从土坯房到现在全村人人住楼房,其他村子的人看到南关村越来越好,我们也打心底里自豪。”
张吉全的改变,正是南关村通过股份制改革,将集体资产转化为村民共同财富的一个缩影。从物质到心理上都有了依靠的南关村村民,也从那一刻开始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与变化。
“我现在做这个行业其实和南关村的股改有很大关系。”扬子管业中卫总代理郭富华回忆道,“之前,我们村的兴南房地产公司,先后投资建成阳光家园、南关新村、阳光骄子等10余个商住小区,有小区就需要做供暖、通风,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经营这门生意的。”
今年30岁的郭富华14岁便外出学艺,趁着股改的“春风”,不仅让他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方向,也对其自身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村子股改时就坚持‘客观、公正、民主’,我开店做生意也是以公平诚信为本,我们南关村人不弄虚作假,这也是南关村股改对我最大的影响。”郭富华一边展示自己做的暖通工程照片一边说。
南关村的“蝶变”彻底改变了村民们的命运。在南关村,像郭富华一样的年轻人有很多,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后,南关村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围绕户户有一个经营项目、一个商业铺面、一个市场摊位的“三个一”目标,鼓励引导群众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积极投身餐饮服务、修理加工、商业批发等产业。全村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达到100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的90%以上。而这一发展模式也被知名企业万达集团相中。
“2023年,中卫市第一家万达广场落地南关村,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购物和休闲场所,还吸引了众多品牌商家入驻,促进了就业,提升了区域经济活力。”林建国说,此外,通过与万达集团的合作,南关村的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续的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南关村也通过参与万达广场的运营和管理,学习到了先进的商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为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改革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南关村始终把农村集体经济是否得到发展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尺。截至2023年底,南关村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600万元。南关村的发展经验很快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开来。以南关村为典范,自治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年底,全区共确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16万人,量化集体资产40.7亿元,全区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282.4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破解人才匮乏和农村集体资产融资难、入市难等问题,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实力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林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