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马鞍山造林基地,樟子松、侧柏依旧青翠。站在马鞍山山头眺望,向西,数公里外的黄河清晰可见,安澜无虞;向东,曾经肆虐的毛乌素沙地已经被固定,锁缚黄龙。王有德说:“不拦着,沙子就会流入黄河,生态都是一体的,生态和谐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2024年,70岁的王有德依旧活动在山上。在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办公室、苗圃、泵站、渠道、温棚、研学基地,是他每天固定的去处。治沙成就展馆里,前来参观的人一拨接一拨,王有德会向他们讲起白芨滩多年的治沙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这条经过白芨滩三代人接力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最后的一公里,是教育,是传承”,王有德说。
2024年,基地建成了劳模荣誉展厅、科学治沙宣讲室、爱国主义教育和20位中国杰出科学家宣传展台,以及劳模创新工作室、红色文化精神等宣传长廊,吸引了10260人次参观,其中包括2152名中小学生前来实践研学。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这里认识了华山松、金叶榆等树种,在沙地里学习编织草方格、种下一棵棵小树苗,在研学基地亲手采摘葡萄、草莓等,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魅力。
王有德说:“2025年,我希望能有更多青少年关注生态,参与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来,接好接力棒,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记者手记:绿色使命接力前行
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对弥漫着风沙的童年记忆,让王有德站在父辈们的肩膀上,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坚持一辈子“植”此青绿。
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在沙漠里扎根四十年,只为了“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也很难想象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练就了扎草方格的本领,为了将沙漠阻隔得更远一点。这种“小时候从院里往外背沙,长大了从远处往来背草、背苗,每一支都是希望,每一棵都是亲手打造美丽家园的绿色屏障”的“治沙精神”,让我由衷敬佩。
王有德说,“最后的一公里,是教育,是传承”,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不仅让孩子们到基地里亲眼看一看治沙人艰苦奋斗的故事,亲手种种菜、种种花,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和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他说:“我追求了一辈子,爱好了一辈子,几十年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情,但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
作为年轻记者,我是讲故事的人,更希望用我所感受到的生生不息与坚韧,让大家了解到如今美好环境的来之不易,这场绿色使命应当由更多人来接力!